•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指导
  • |
  • 中国成人教育协会主办

陕西三原县农广校“农民帮农民”新举措助力职业农民培育帮扶指导

作者:田福勇   来源: 三原县农广校    发布时间:2017年04月17日

  近年来,三原县农广校紧扣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这个主题,不断探索实践,认真总结,在技术帮扶指导环节上除了坚持开通电话咨询、开设微信群指导、专业技术人员帮扶外,还推行了“农民帮农民”的“一对一”帮扶新举措,受到了农民学员的欢迎,取得了显著效果。

  “农民帮农民”新举措的优点在于:一是农民师资本身就具有多年的生产实践经验,加上农广校的持续培训,理论扎实、技术过硬,取得了农民技师以上职称;二是他们长年从事农业生产,知道生产上哪些是关键环节,需要注意哪些问题,需要采取哪些措施,指导上的“有的放矢”针对性强;三是他们生活在农村,乡音乡情斩不断,帮助乡亲们发展生产有着很强的担当意识,工作上能尽心尽责。

  针对县内农技推广单位专业技术力量不足、本校专业教师短缺的实际,三原县农广校早在多年前实施的绿色果园培训、“阳光工程”涉农培训、“技能就业”农业产业化技术培训和近年来开展的职业农民培训过程中,就注意从学员中发现和重点培养,经过多年筛选、考察,最终建成了由41人组成的,涵盖果树、蔬菜、养殖产业,既有相应专业技术、又有生产经验,而且善于学习、善于总结,并掌握一定前沿技术的农民专业技术帮扶指导队伍。职业农民张安义具有20多年的养猪经验,自学掌握了畜禽防疫技术,是周边小有名气的“兽医师”;职业农民王根超大学毕业后,专门到北京农业大学进修学习了一年绿色植保技术,加上亲身实践和父亲的言传身教,成为一名响当当的科学施肥、病虫害防治方面的“专家”;职业农民郝伟栓从事苹果种植24年,加上善于学习、肯于钻研,2014年2.1亩红富士苹果就卖了9万多元,被群众称为身边的“果树专家”……他们的根在农村,熟悉农业、熟悉农民,能够用农民特有的语言和交流方式把一些难懂的专业术语、复杂的理论知识和严格的技术标准化为浅显易懂、易于操作,大大提高了帮扶指导效果,学员们纷纷说道:“这些指导老师与我们同本同源最值得信赖,虽没有那么多的专业名词,却能讲清道理、解决实际问题,农广校的这种做法,实在是帮了我们的大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