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指导
  • |
  • 中国成人教育协会主办

河北望都:新型职业农民有“分量”

作者:陈卫红 郝凌峰   来源: 农民日报    发布时间:2017年06月07日

  “这次麦收亩产1300多斤没有问题,新型职业农民这个身份,让俺有钱挣有钱花更有‘分量’。”6月4日,在河北省望都县中韩庄镇南曹庄村一片麦田里,正和几位村民估算麦田小麦产量的曹盼欣对记者说。

  曹盼欣是一位持证新型职业农民,在县职教中心修完了三年制教学计划规定的全部课程,是村里为数不多拿到了中专文凭的农民。有本事,学问大,国家的“三农”惠农政策让他尝到了不少甜头。现在的他承包的土地除种植小麦、玉米粮食作物外,还种植了20多亩葡萄经济作物,并成立了盼欣葡萄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在他的带动下,全村仅用3年时间发展起温棚葡萄、露地葡萄300多亩,每年一度的葡萄休闲采摘季让全村的乡村旅游“火”了起来。

  如今,在望都像曹盼欣这样的新型职业农民已成为农村的“香饽饽”,他们活跃在田间地头、养殖场所,为村民们解决在农业生产中遇到的技术难题。

  为培育一批符合农村实际需求的农村实用人才,近年来,望都县整合农业局、扶贫办、人社局及职教中心等职能部门,建立起“政府主导、部门配合、院校参与”的培训体系,在全县开展符合县域经济特色的新型职业农民技术培训,开设了种植、养殖、农村经济综合管理及蔬菜园艺工等专业技术课程,将贫困人口转化“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

  “要钱要物不如要技术。”贾村镇王文村村民李秀敏在两年前还是有名的贫困户,自参加了农业局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后,从3年前的2个冷棚发展到现在的7个,年纯收入达11万多元,走上了脱贫奔小康的道路。

  “如今,我县已是‘学科技成风气,培训证书走俏’,全县共有3万多名群众分别拿到了中专毕业证书和短期培训结业证书,成为拥有一技之长的新型职业农民。”该县农工委常务副书记韩军城说,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不仅解决了“谁来种地”的现实难题,更能解决“怎样种地”的深层问题,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有效途径,促进了农业、农村的可持续发展和城乡融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