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州“三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助力带动脱贫攻坚
博州农业局以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为抓手,始终坚持把职业农民培训作为精准扶贫的切入点,让职业农民培训成为精准扶贫工作的助推器,把贫困户纳入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对象,统筹安排、突出重点、强化措施、精心实施,变“精准扶贫”为“精准培育”,通过“扶智”让农民拥有“造血”功能,着力培养一支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队伍,着力培育一批合作社带头人,通过他们带动贫困户脱贫致富。截止目前博州共培育新型职业农民1163人,其中生产经营型984人,专业技能型和社会服务型50人。直接培训贫困户110户,现代青年农场主19人;合作社社领头带动贫困户316户。
一是精心组织筹备,压实培育责任。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培训之前,各县市都要成立新型职业农民培育领导小组,专门负责培训工作,培训任务责任到人。做到任务落实、经费落实、责任落实。根据农民需求,依据博州农业资源种植业的发展,对大宗农作物、特色农业、休闲农业、农业机械技术服务、农产品营销等培育培训专业,建立专兼职教师师资库、学员信息储备库,培训教师根据当地产业需求从师资库中遴选。
二是深入开展调研,做到培育精准。开展培育培训之前,对参培对象的基本情况进行专门的入村、入户调研。掌握其产业规模、家庭劳动力现状、收入情况及培训需求。做到培训有的目标,学完用得上。优先培育长期稳定从事农业产业和合作社带头人需求愿望迫切的农户,尤其是贫困户,让愿意学、积极性高的农民得到充分的学习机会。在培训课程设置上,围绕优势、大宗农业产业、特色产业、扶贫对象等需求进行“因需施训、因人施教”,使培训内容更加实用化,更加接地气,让想学的学员学到真东西。精心安排了农业政策法规解读、农作物绿色病虫害防治、现代农业经营、特色农作物种植、设施农业、现代农业等方面的内容,农民在学习的同时,积极结合自己在生产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和老师们进行了互动交流,解决了疑惑。
三是创新培训模式,确保培育效果。对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学员采取理论培训、实际操作、观摩交流三段式的培训模式,尤其对于贫困户学员将实际操作和观摩交流作为培育培训的重点环节,通过典型示范、能人带动和产业发展特色户的实地学习,激发贫困户的创业热情。同时,通过组织观摩交流,学习先进的发展产业,不但拓宽了贫困户的视野,提高了脱贫致富的信心。同时对参培学员实行生产实际跟踪服务培训,帮助贫困村学员完成解决生产实际的技术难题,通过回访培育培训的效果,一方面解决了实际困难,另一方面使其培育培训工作长效化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