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指导
  • |
  • 中国成人教育协会主办

泉州市今年培训新型职业农民3000余人

来源: 泉州市人民政府公众信息网    发布时间:2017年11月07日

  今年,市、县两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着力推进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截至10月25日,共举办30期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班,涉及现代农业、畜禽养殖、水产养殖、农机服务、果蔬种植、农业法律法规、花卉苗木等专业,培训新型职业农民3041人,完成全年任务的92%。 

  建立培育机制。各县(市、区)根据工作实际,继续探索实行教育培训、认定管理和政策扶持“三位一体”培育新机制,制定符合本辖区的工作方案,完善管理办法及政策支撑体系,着力打造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特色模式。同时,坚持立足产业、政府主导、多方参与、注重实效的原则,以做大做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导向,整合资源,提高培训的针对性、规范性和有效性。

  创新培训模式。各县(市、区)主要采取“培训机构+农技推广机构+农民经济合作组织”等培育模式,实行“分段式、重实训、参与式”培训,聘请素质高、专业理论强、实践经验丰富的专家、教授、专业技术骨干、乡土专家组成讲师团队伍进行授课。根据农业生产周期和农时季节分段安排课程,强化分类指导,针对生产经营型、专业技能型和专业服务型分类分产业开展培训,做到“一班一案”。采用传统授课、现场讲授、多媒体教学、农村种植专家传授等多种培训手段,提高教育培训的覆盖面,满足农民的多样化需求。

  推进产教融合。依托农业院校、农技推广服务机构、科研院所等公益性教育培训资源,积极开发农民合作社、涉农培训机构、行业协(学)会等社会化教育培训资源。市农业局于7月8日—12日在福建农林大学安溪茶学院举办2017年休闲农业专题培训班,邀请福建农林大学、福建省农科院专家教授讲授休闲农村经营与管理、休闲农业体验价值开发、农业综合体与农业功能开发、休闲农业与农业多功能性等内容,取得良好的培训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