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市培育新型职业农民 助推现代农业发展
2017年唐山市承担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任务共1358人,项目总资金407.4万元,由丰南、滦县、迁西、迁安、玉田、遵化、曹妃甸等7个县(市)区和唐山农广校共同承担。目前,已完成培训925人,其余433人正在培训中,预计12月上旬全面完成培育工作。
为提高培训质量,唐山市农牧局积极组织,认真谋划,严格把控项目实施的各个环节。一是严格基地认定。遵循“公开、公正、公平”原则,经审核、公示,全市遴选了15个培训基地、20个实训教学基地,形成了以市、县农广校为主体,农技推部门、涉农院校为补充,多方社会力量参与、合力推进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体系。二是科学遴选培育对象。各县市区分产区、分类型、分层级、分模块,科学遴选培育对象,组建了18729人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对象信息库;通过个人申报、部门推荐,组建了由410人组成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师资库,为新型职业农民持续提供创业指导和技术支持。三是狠抓培训环节。以优质安全、节本增效、绿色发展技术为培训重点,对新型职业农民展开畜禽粪污综合利用、蔬菜、粮油、食用菌、板栗种植、畜牧、特色水产养殖等十多种产业的全程培训,提升综合素质,促进一二三产融合转变。唐山市、县农牧局对新型职业农民培育项目实施进行全程监管,认真抓好第一堂课、公示、信息报送、台帐登记和检查验收等监管制度的落实,坚持开班申请制度、双班主任制度、技术指导员制度等教育培训制度,确保培训质量。四是创新培训机制。实行“一点两线、全程分段”的培训方式,即以产业发展为立足点,以生产技能和经营管理水平提升为两条主线,分段集中培训、参观考察、实训实习和生产实践相结合进行培训。同时注重信息化手段的应用,充分运用农技推广云平台和“云上智农” 手机软件,为农民提供灵活便捷、智能高效的在线教育培训、移动互联服务和全程跟踪指导,提高培育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