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指导
  • |
  • 中国成人教育协会主办

谱写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新篇章

作者:惠梦   来源: 中国财经报    发布时间:2017年12月08日

中国财经.jpg

在农业部、财政部启动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的推动下,全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实施范围不断扩大,培育对象涵盖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骨干、现代青年农场主、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以及农业产业精准扶贫户,我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掀开了新篇章。

自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出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以来,经过5年的持续努力,我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取得显著成效。记者从近日召开的全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经验交流和信息化工作推进会上获悉,在农业部、财政部启动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的推动下,全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实施范围从2个示范省、4个示范市和300个示范县,扩大到8个整省、30个整市和2000多个农业县(团、场),培育对象涵盖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骨干、现代青年农场主、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以及农业产业精准扶贫户,谱写了我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新篇章。

政策措施更加坚实

从中央到地方,推进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的有关政策密集出台。

在中央层面,中央一号文件连续6年部署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的《深化农村改革综合性实施方案》《全国农业现代化规划(2016—2020年)》及《关于加快构建政策体系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意见》等文件,把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作为深化农村改革、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重要举措,确立了农民职业化在发展现代农业中的战略地位,明确要求加快构建新型职业农民队伍。

在地方层面,陕西、山西、湖南、江苏等14个省份先后出台专门文件或规划,山东省青岛市出台了政府令。目前,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已经纳入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考核,部分省份还列入农业现代化或民生工程考核。很多地市和县级党委政府把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列为“三农”工作重点,制定专门政策支持新型职业农民发展。

在投入上,近两年中央财政对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投入资金连续增长,由11亿元增加到15亿元,增幅达36.4%。在中央财政投入带动下,各地纷纷加大资金投入力度。江苏、山西省财政每年安排专项资金1亿元,安徽、福建、陕西省去年分别投入7000万元、6000万元和3000万元。据不完全统计,2016年地方各级财政投入突破10亿元,人均补助标准显著提高,生产经营型职业农民补助3000元左右,现代青年农场主和农业职业经理人的补助标准更高。今年中央财政投入到全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15亿元资金已基本到位,省级配套资金现已超过5.6亿元。

制度体系更加健全

各地大力加强农业广播电视学校体系建设,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制度体系更加健全。经过几年探索推进,目前全国70%以上的示范县已经基本建立起完整的培育制度,教育培训、规范管理、政策扶持“三位一体”,生产经营型、专业技能型、专业服务型“三类协同”培养,初级、中级、高级“三级贯通”管理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制度框架基本建立。

各地普遍形成了党委政府主导、农业部门牵头、相关部门密切配合,各类教育培训机构和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工作新格局。各级农业广播电视学校主动作为,发挥组织协调与基础服务功能,集聚吸纳各类农业院校参与培育工作,支持引导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农业园区等主体建设实训基地和农民田间学校。

以全国农业广播电视学校体系作为主体,市场主体和多方资源共同参与的“一主多元”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体系基本形成。各地积极探索,创造形成了十大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典型经验与模式。江苏省在农广校基础上成立全省职业农民培育指导站,统筹指导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整合各类资源形成培育合力;陕西省依托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成立职业农民培训学院,搭建理论研究和模式创新平台,探索培育新路径;上海市专门为青年农场主搭建创业对接、孵化和服务平台,依托农业企业、农民合作社建立一批农民田间学校,在产业链上培育职业农民。

一个可喜的趋势是,在各级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活动推动下,各地新型职业农民自主发展能力不断增强,农民自发成立的协会、联合会、联盟等组织不断涌现,新型职业农民开始自主抱团发展。湖北、江西、陕西等省的新型职业农民协会、家庭农场联合会,经农业部门和民政部门登记正式成立,促进有规模、有实力的职业农民联合起来,发展现代农业。

培育质量切实提升

扩大师资规模、提升课程质量,是提升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质量的关键。目前,国家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师资库已入库6.3万人,基地库入库近9000个,中央农广校遴选发布100个全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示范基地、100门精品课程,并上传云上智农APP,供农民在线学习。今年,各地按照“着力打造10所示范学校或基地、推介20个名师、20门精品课程”的要求,开展遴选推介活动。山西省开展了名师讲名课活动,结合本省农业产业区域特色,参考国家示范性教学课程标准设计,高清录制了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精品课程。

各地探索开展分级、分类培育工作,突出培育精准性。河北省针对环京津28个贫困县,进行需求征集、实地调研,根据每个县主导产业特色设置了不同培训专题;山东省开展分类、分层培育,县级开展生产技能培训,市级开展经营管理培训,省级开展农业创业、农村发展带头人、现代青年农场主和师资管理人员培训。

信息化已成为扩大培育影响、提高培育效益的重要手段。全国农业科教云平台将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师资、基地、教材、课件等培训资源全部进入平台,对培育全过程实行在线管理。各地积极完善信息化手段,山东尝试利用“12316”“知网书屋”“农技宝”等快捷、便利的信息化手段,开展线上农民技术培训,科技服务直接到户;湖南申请300万元财政专项,着力打造“湘农科教云”平台,全省32个县(市、区)试点开展线上培育示范工作,上线人员接近6万人。

在安徽、成都等地,农业职业经理人已经成为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的重要探索方向。安徽省人均安排补助资金2万元,在2年培训周期内,按照“理论培训、实习训练、实战演练”3个培训环节和“培训、发证、上岗、服务”4个步骤,培养100名农业职业经理人;成都市每年安排预算经费800万元,采取理论培训与实践操作相结合、市内培训与外出学习相配套、集中培训与长期培养相统一的方式,全面提高农业职业经理人综合素质,目前已经培养农业职业经理人9142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