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指导
  • |
  • 中国成人教育协会主办

安徽:培育新农民 激活新产业

来源: 中国新型职业农民网    发布时间:2017年12月14日

为解决“谁”来种地问题,安庆市自2009年至2013年,共完成新型农民培训239672人,占全市农村劳动力总数的7.92%。新型农民培训工作,促进了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构建,加速了土地流转,涌现出一大批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户,2013年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户达到14034户,为农民职业教育转型升级提供了条件。

2014年新型农民培训工作全面转型,由培训向培育转变,由办班向育人转变,建立了“三位一体(教育培训、认定管理和政策扶持)、三类协同(生产经营型、专业技能型和社会服务型)”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制度,提高了培育工作的针对性、规范性和有效性。

2014年至2016年全市共培育新型职业农民11493人,认定新型职业农民6493人,其中高级新型职业农民40人、中级199人、初级6254人。

2017年全市计划培育新型职业农民5650人,其中生产经营型职业农民2780人,专业技能型职业农民690人,专业服务型职业农民2180人,9月底,全市已培训5656人,参培率达到100.11%,提前超额完成年度培训任务。

在培育过程中,始终抓好“五”个关键环节:一是择优遴选培育对象。立足产业、农民自愿的原则,按照个人申请、村委推荐、乡镇初审、县级农业主管部门确定等程序择优遴选、确定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对象。二是“公开”遴选培训机构。整合优质资源、公开公平公正原则,按照培训机构申请、县级政府采购、报省农委备案的程序,公开招标、择优确定培训机构。2015年全市择优确定培训机构30家,2016年为33家,2017年为34家。三是科学制定培训计划,精心遴选培训师资,分步实施培训。结合职业农民特点、学习规律和生产经营需要,科学设置培训专业课程,突出分类型、分专业、分阶段、参与式、重实训、强服务的培训方式。以“讲师团”等形式建立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师资库,培训教师均从师资库中聘任。四是强化跟踪指导服务。结合农技服务“包村联户”工作,统筹各类农技人员力量,建立农技人员跟踪联系服务制度。通过农技人员与新型职业农民对接,以现场指导或网络信息平台远程指导等方式,积极为新型职业农民提供技术服务,实现培育一人,服务一人。五是探索制定认定管理办法和扶持政策。各地因地制宜,积极探索,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新型职业农民认定管理办法》,相应出台了扶持政策。

经过连续多年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全市孕育出一大批农民创业兴业带头人。

太湖县新型职业农民李正国,男,1970年出生,中共党员。2014年参加该县首届新型职业农民粮食生产班,经理论学习和实践培训,通过考试、资格认证合格,是安徽省太湖县人民政府颁发证书的首批新型职业农民。同年10月,他注册资金100万,成立“界址家庭农场”, 在当时“家庭农场”还是一个新鲜词,李正国的界址家庭农场先拔头筹抢鲜登场,吸引全县众多种田大户关注的眼球,猜到李正国要做大!没猜到的是李正国既要做大,还要做绿做深。将原来200亩水田,增加到700亩,通过2016和2017两年的逐年扩大,现如今有2085亩规模了。为适应同步发展需要,添置的各种农机械10余台套,价值100余万元。农场以稻米生产经营的细节上更丰富细腻上档次,2016年产值在500余万元。2014年他的界址家庭农场获得太湖县示范家庭农场称号,2015年获安庆市示范家庭农场,2016年获安徽省示范家庭农场。他用真诚和脚踏实地干劲,一年上一个台阶,成了全市晓有名气的种粮标兵和创新发展的新职农民代表。2016年获粮食专用品牌建设优质示范片,获省“无公害大米”生产基地、“绿色无公害示范片”,2017年6个品种通过农业部专家组评审,获得绿色食品标志。

怀宁县新型职业农民汪刘生,高河镇凌桥村村民,1966年11月出生,怀宁县茶岭万福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二十多年来,他从一名默默无闻的“小木工”成为远近闻名的“种菜能手”。其合作社目前共流转土地400余亩,主要从事草莓、蔬菜、瓜果的种植,年产值达380万元。先后从引进“红艳”杂交草莓新品种,西红柿圣女果新品种,获得成功。西红柿、圣女果高产优质,亩均产值2万余元,亩利润0.5万元。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汪刘生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收获了丰收的喜悦,他从创业初的10亩发展到现在的种植面积400亩,从当初的贷款创业到如今拥有各类资产300余万元、流动资产180万元,产品远销安庆、合肥等地,实现了规模种植从小到大的巨大转变,资产从无到有的跨越式增长,普通木工到“种植能手”的惊艳蜕变。

市农广校学员――潜山县天圣村徐杰驰参加培训后,在原先承包山场35亩、水面35亩、稻田100亩的基础上,扩大100亩发展蛋鸡生产,现已被潜山县政府、农委定为蛋鸡发展基地,有蛋鸡4万只,日产鸡蛋1万枚,并自筹资金400万元,成立了天圣农业生态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潜山县新型农民朱前进,男,潜山县余井镇松岭村人,现年27岁,任松岭村扶贫专干。2013年毕业于安徽农业大学后返乡创业,2014年,参加了县畜牧局举办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训,2015年又推荐他参加省农委组织的现代青年农场主培训, 2016年还受邀参加了农业部和中央农广校举办的首届现代青年农场主高级研修班。短短4年,朱前进从一名大学毕业生成长为新型职业农民,成为农民致富的引路人。

2014年8月,注册了自己的公司—潜山县青山牧业公司,于2015年11月牵头成立了前诚畜禽养殖专业合作,共有社员20余户,户均增收4.5万元。另外,通过“寄养”方式帮带贫困户增收,2016年就有12户通过这种方式脱贫。公司还吸纳贫困劳动力18人就业,为家乡脱贫致富做出了贡献。

类似鲜活事例,在全市数不胜数。新农民激活新产业,既是对谁来种地的回答,也是对怎样种地的探索。事实充分说明: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惠及一部分,影响一大片”,有力促进了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构建,提高了农民综合素质和劳动生产技能,加快了农业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取得了明显的社会经济效益,真正发挥了“德政工程、民心工程”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