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指导
  • |
  • 中国成人教育协会主办

做有情怀的新型职业农民

作者:张力军   来源: 吉林日报    发布时间:2018年01月08日

党的十九大开启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代,提出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央农村工作会议进一步提出:“要汇聚全社会力量,强化乡村振兴人才支撑。全面建立职业农民制度,……”

作为农业大省,我省担负着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任,更早意识到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必要。自2014年起,我省就开始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年培训人员达2.5万,2017年起还分别选派优秀学员到日本、韩国和法国等国家及国内农业发达省、市交流学习。学习和交流给这些新型职业农民带来了思维上的转变,增加了他们创业创新的信心和热情,提升了他们的经营管理能力。这些新型职业农民,引领着我省农业发展的潮流,承载着现代农业的希望。从今天起,本报农村部与省农委科教处在“三农”版共同推出“新型职业农民风采录”专栏,选取我省新型职业农民中的典型代表,讲述他们创业创新的故事,让更多人领略他们的风采,让更多的人沿着他们的脚印前行,为我省“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实现乡村振兴贡献更多的智慧和力量。

刚刚结束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亲切会见了80名受邀列席全国农业工作会议的全国农业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代表,作为我省代表的王景辉就站在第一排。说起和总书记握手的幸福时刻,他仍然激动不已。

王景辉,这个生于上世纪70年代的青年农民,靠着坚韧不拔的毅力,凭着对农业的热爱,在黑土地上耕耘了近30载,这期间,他曾做过工人,也曾到吉林农业大学学习,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都用在了农业生产上。

他是东辽县云顶镇西元村人,中学毕业后即回乡务农。2007年,组建了东辽县云顶镇东方红种植专业合作社。2011年初,他看到农村劳动力正不断向城镇转移,留在农村务农的年轻人越来越少,农业生产人员趋于老龄化。这对于想扩大生产规模的他来说,无疑是个机遇,于是东辽县云顶亿发农机专业合作社应运而生。合作社和东辽县云顶镇李店村、水缸村、康平村等达成协议,为其“托管”粮田。当年合作社土地种植面积达到380亩,实现由单体机械作业向农机合作社集团作业发展。他还为留村务农人员提供了部分工作岗位,安排200余人就业。

2014年,他成立了吉林省景辉家庭农场有限公司,秉承“整合资源、带动产业”的理念,以公司来带动合作社和农牧基地,把种植、养殖为主的合作社,整合成综合性粮食畜牧生产加工企业。对合作社实行统一管理,分散经营,实现农户、合作社双赢。同年,他被评为省劳动模范,2016年景辉家庭农场有限公司被评为“吉林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2017年,获得省级龙头企业称号。

家庭农场的规模不断壮大,现拥有东辽县云顶镇东方红种植专业合作社、东辽县云顶镇亿发农机专业合作社、东辽县云顶镇众旺养牛专业合作社、东辽县溜达购笨鸡养殖专业合作社、东辽县云顶草艺编织专业合作社、东辽县利春植保专业合作社。其中,东辽县云顶镇亿发农机合作社两次荣获农业部颁发的“全国农机合作社示范社”称号。

2017年初,他的家庭农场已拥有流转土地13000多亩,拥有各类农机具共61台、农用运输车11辆。立足于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种植了水稻、玉米、高粱、黄豆、青豆、孝良香谷、藜麦、马铃薯等农作物。同时,通过生产青黄贮膨化罐头饲料,用来饲养牛、羊等草食类动物。通过土地流转、订单农业、养殖业与农户连接在一起,带动周边大、中、小养殖户1000余户,种植户800余户。既提高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又促进当地农民收入的增长。目前,合作社年收入达到1300余万元。

眼下,王景辉又确立了新的发展目标,那就是建设美丽乡村、文化娱乐、生态有机、休闲旅游、养生养老“五位一体”的新型景辉农业庄园。

王景辉是省、市、县、镇四级“优秀共产党员”,省第十一届党代会党代表。2017年被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农业部授予全国农业劳动模范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