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里市:新型职业农民个性化培训让乡土人才“强”起来
凯里市大力开展新型职业农民个性化培训,让乡土人才“强”起来。
学校下单培训。根据经济社会发展、脱贫攻坚需要以及学校特长等,制定培训规划,提前向各镇公布培训内容,群众可自主报名参加培训。培训主要针对服装等社会用工需求较大或平时群众需求较旺的行业。万潮镇劳动桥村龙大计参加烹饪培训后,到浙江宁波自主创业开餐厅,月收入达到万元以上;上马石移民搬迁户30余名妇女通过2个月的服装加工技能培训,基本全部进入服装厂上班就业。
学员“点菜”学习。根据学员实际需求,先后新增了汽车美容、电子电工、月嫂和家政等培训,让农民在短期内迅速掌握技术、技能。万潮镇马田村龙大禹在总校参加电子电工培训后,到广东中山企业做电工维护员,月工资达到3000多元。
量体裁衣开课。当地适合干什么就开什么课,凯里的气候适合种蓝莓、草莓、葡萄、猕猴桃,有传统的银饰刺绣制作,就分批开设了这方面的培训。炉山镇白噶村王德兵等5位同村农民在参加中草药种植培训后,与苗侗百草公司签订120亩的种植合同。凯棠镇新村、龙塘村的110名妇女通过刺绣培训,从企业拿到了刺绣订单,不出家门,每人每月平均有2000元以上的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