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指导
  • |
  • 中国成人教育协会主办

人才兴则乡村兴——吉林市新型职业农民不断涌现

来源: 吉林日报    发布时间:2019年08月22日

       2018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要打造一支强大的乡村振兴人才队伍,在乡村形成人才、土地、资金、产业汇聚的良性循环。

  农村建设,“人”是关键。一批批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正成为乡村新业态的先行者、科技兴农的引领者、新农业经营主体的实践者,为吉林市乡村振兴注入强大动力。

  本土派:精细专业 坚守初衷

  七月盛夏,开阔的稻田里,满眼碧绿,清风徐来,稻浪起起伏伏,一群毛茸茸、灰扑扑的小鸭子,一会儿在稻间玩耍,一会儿停下来觅食……这不是江南水乡,而是舒兰市平安镇金星村学明水稻种植家庭农场的一景。

  “鸭子以稻田内虫草为食,鸭粪当肥料直接还田,鸭稻共生,动植物和谐发展。”农场主李学明对记者说,“我的农场从不用化肥和农药,我要让人们都吃上最健康、安全、无污染的有机大米。”

  2004年,李学明从韩国打工归来,回乡建立了合作社,将分散的小块农田集中成200多亩的有机稻田连片经营,并定下规矩,一律不许用除草剂和农药,全部采用人工插秧、除草、收割的传统劳作方式,让最好的水稻保证最高的品质。

  “产量低,销路差,每年都赔10多万元,一赔就是10来年,邻居都说我傻。”谈起过往,李学明陷入沉思,“那段时间全靠妻子开饭店养活我,身边人都劝我放弃,但我就是相信有机食品是以后的发展方向,咬紧牙关坚持着。”

  这一坚持就是14年!

  随着人们对有机食品的认知度越来越高,2016年,舒兰市农业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慧眼识珠,收购了他们种植的全部水稻,还卖出了比普通水稻高一倍的价钱。

  销路打开了,李学明又开始四处学习,探索新技术、新理念、新方式,优化农场发展空间。他采用高光效耕种技术,宽窄行播种,提高了产量和质量;采用封闭隔离技术,防止农药污染;采用农机作业,提高生产效率;注册“金穗多”商标,提升品牌信誉度;采用互联网可视技术,让消费者随时看到从育苗到加工的生产全过程;购买农业保险,减轻灾害损失。

  新型农技能人、合作社理事长、学明水稻种植家庭农场主……李学明如今头衔很多,但他最在乎的是他“种好粮”的理念逐渐得到周边农民认可。他先后成立了2个合作社和1个家庭农场,合作社成员从50多户发展到现在的170多户,农用机械由最开始的4台增加至现在的160台,通过土地流转,耕地面积由原来的20公顷增加至130多公顷。

  “10年、50年、一辈子,我都将坚持我的初衷,扩大有机水稻种植面积,种彩色水稻,让更多的人吃上高品质、有特色的放心大米。”谈起未来发展,李学明信心满满地说。

  返乡派:创新思想 跨界融合

  “70后”不愿种地、“80后”不会种地、“90后”不谈种地,是时下经常能听到的一句话。但在吉林市,有一群以曹曦为代表的海归留学生,带着技术下乡、揣着梦想归田,为广袤田野增添新活力。

  农业是古老的行业,但是,农业技术和农业商业模式却处在不断迭代之中。凭借敏锐判断,曹曦想到将掌握的金融知识与传统农业相结合,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但一想到要放弃在国外打拼的一切,回国当农民,他又犹豫了。随着吉林市各项惠农政策落地、地区对农业人才扶持鼓励,为有农业技能、立志于服务乡村的人才提供了良好的环境。2016年末,曹曦毅然放弃已经办好的移民手续,选择回到家乡做一名新型职业农民,打造自己的“稻”梦空间。

  回国后,曹曦组建了一个由来自全国各地、横跨传媒、互联网、金融等不同领域志同道合的“80后”年轻人组成的创业团队。2017年初,团队在吉林市船营区大绥河镇大绥河村成立了吉林壹田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和吉林市船营区大绥河精准种植专业合作社。

  说干就干。两年间,完成土地流转4000余亩,建造数十栋现代育苗大棚,全程机械可视化,与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农大建立深度产学研合作,尝试稻蟹、稻鸭、稻鱼共生,黏玉米休耕轮作等科学有机种植。

  为打造现代生态农业,保护乡村环境,曹曦一直在寻求将秸秆变废为宝的好办法。经过考察,2018年5月,壹田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建起了全市第一个秸秆养殖蚯蚓生态项目基地。选定30亩地,投入10万元蚯蚓种苗,将秸秆、牛粪按比例混合发酵,当年,就收获了总价值约100万元的蚯蚓和蚯蚓粪有机肥。

  “妈妈,这里好好玩呀,原来我平时吃的水果、蔬菜都是这样长出来的呀!”“爸爸,农民伯伯真是太辛苦了,我就摘了这么一会儿菜,腰都疼了,以后我可不剩饭菜了!”来到壹田生态农业自然教育基地内,孩子们成了主角,先到大棚里采摘水果,又到稻田里观察水稻种植,再去将采摘的叶子做成手工艺品,忙得不亦乐乎。

  “在我国,自然教育还是一个比较新的概念,而一些国家和地区由于起步早,目前自然教育已经形成多种多样的存在形态和运作方式。”谈起基地如此受追捧,曹曦无比骄傲地说,“我要让国内青少年也体验到全世界最先进的自然教学方式,从乡村农场开始去接触自然,体验自然之美,了解农耕文化,感受生态美建设的成果,教给孩子们从小珍爱粮食、保护环境的道理。”

  2017年6月,壹田生态农业与上海小路自然教育机构签约,成为“乡育未来”公益项目东北唯一签约农场。2018年6月,壹田生态农业被船营区科协授予“船营区自然教育科普示范基地”。

  良好的口碑、寓教于乐的体验,吸引游客纷至沓来。截至目前,自然教育活动共开展100余场,接待5000余人次。

  “下一步还要开展地块认领活动,让孩子们亲身体验水稻和果蔬从种到收的全过程,来基地品尝自己的劳动果实。”曹曦说。

  人才兴则乡村兴,人气旺则乡村旺。近年来,吉林市每年培育新型职业农民3000人左右,农民工返乡创业达到1万人以上,每年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60多万人次。随着吉林市政策红利不断释放,将为各类人才在农村施展才华提供更广阔的舞台。广袤江城,乡村振兴的冲锋号角已全面吹响,一幅农村壮丽图景正在徐徐绘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