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指导
  • |
  • 中国成人教育协会主办

现代农业发展需要新农人

作者:罗明忠 雷显凯   来源: 大洋网    发布时间:2020年03月24日

  产业兴才有乡村旺,有什么样的农民就有什么样的农业和农村。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重点是产业兴旺,关键是人才振兴,其中,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是乡村人才振兴的重要抓手。

  现代农业发展需要新农人

  “谁来种地”是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必须面对的现实难题。发展现代农业,着眼点是“人”,农业劳动力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土地产出、资源利用和农业国际竞争力。

  首先,现代农业发展需要高素质农民。正如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舒尔茨在《改造传统农业》一书中所言,在决定农业生产的增长量和增长率的生产要素中,土地差别是最不重要的,物质资本差别是相当重要的,而农民的能力差别是最重要的。中国农业生产经营正面临着劳动力素质结构性下降、劳动力老龄化、青年农民数量不足以及从业素质不高等问题。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数据显示,2016年底,全国农业生产经营人员共有31422万人,其中,35岁及其以下的只有19.2%,55岁以上的占到33.7%;受教育程度在高中及以上的只有8.3%。

  其次,现代农业转型发展需要新农人。面对现代农业发展的新态势,传统小农户和没有受过系统职业培训的农业从业者已难以适应农村变革和农业发展的要求。农业转型升级和农村发展越来越需要一支“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的新型职业农民队伍提供人力支撑。与传统农民相比,新型职业农民能够更好地将其掌握的专业技术与农业规模生产、经营结合起来。

  最后,农产品质量和安全需要新农人。“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物安全日益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传统的依靠经验和习惯的小农生产已经难以确保进入市场的农产品质量和安全,要想从根本上保障农产品的质量与安全,必须从源头上控制,通过加强新型职业农民队伍建设,提高劳动者的素养,以专业化、职业化的标准培育新型职业农民。

  新农人培育存在主要问题

  新型职业农民作为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引导者及重要载体,自2012年中央一号文首次提出“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以来,之后历年中央一号文均强调要加大对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和支持力度,新型职业农民数量得到快速增长。但是,当前新农人培育中还存在一些不足。

  一是培训内容雷同,针对性不够。从生成机制看,新型职业农民主要包括农业产业内生型、返乡回归型和资本下乡型三种,根据各自特性,培训需求也各异,比如,农业产业内生型的新型职业农民虽然拥有丰富的生产经验,但在科学种养、现代管理方法、市场营销理念和品牌意识等方面有培训需求;而返乡回归型和资本下乡型新型职业农民可能的优势是市场意识强、资金来源足,但农业生产经验和切身体验相对不足,需要强化对其农业生产经营特性的培训。然而,现有的政府主导型培训还未能真正按照培训对象的特点提供针对性强的培训。

  二是培育方式单一,多样化不强。政府主导型培育模式是我国新型职业农民的主要培育模式,此外,还有市场主体培育模式、现代院校培育模式和社会组织培育模式等。但是,当前不同模式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训仍以课堂培训为主,穿插实地考察,课堂讲授多,实践操作少,且上课时间固定,影响培训知识的应用转化效能,需要借鉴农民培训的东亚模式,为农民提供多样化、系统化的教育和培训。

  三是培育理念滞后,系统化不足。在顶层政策驱动下,各地新型职业农民培训连续不断,办班和参训热情都很高。但是,培训理念滞后,还停留在办班授课发证阶段,培训设计系统化不足,缺乏培训结束后的跟踪指导和服务。

  新农人培育需要有新思路

  好的战略、好的制度要有好的实施机制。新型职业农民的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不是靠单一因素就可以推进的。

  一要坚持个性培育。在全力推进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的进程中,必须不断总结培训经验,有针对性地采取不同的培训方式,提供适合培训对象需求的培训内容,并通过适合个性需求的差异化的信息传授渠道,形成各具特色的培训模式,真正做到因材施教、个性培育,提升培训效能,让受培训的新型职业农民真正成为推进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的生力军。

  二要坚持多元培育。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中必须坚持多元培育,既要关注那些一直在农村从事农业生产进而成为种养大户或家庭农场主的农业产业内生型新型职业农民的职业发展和个人成长,强化其现代农业科技和职业素养培养;更要关注那些在外务工、求学和参军退役等返乡回归型新型职业农民的农业农村情怀,引导其将在外务工、求学等经历获得的现代市场意识和管理经验等与农业发展的特性结合,坚定以农为业的决心和信心,进而走职业化和专业化的农业从业人员发展道路。

  三要坚持系统培育。关键在于全程培育、全程指导和全程服务,让每一个有需要的新型职业农民在其职业生涯发展及其农业生产经营的每个环节和阶段都能够方便快捷地得到专业化、精细化和个性化的指导和服务,化解其生产经营过程中可能遇到的资金、技术、管理和销售等方面的难题,畅通其职业发展渠道,让新型职业农民真正成为有吸引力并受人尊重的职业。

  (作者分别系华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华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