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指导
  • |
  • 中国成人教育协会主办

鄂旗:新型职业农牧民培训成为脱贫致富的“金钥匙”

来源: 鄂尔多斯日报    发布时间:2020年04月16日

  “以前种地相当吃力,全靠人工,一年下来没挣多少钱,现在通过职业技能培训,学会了使用机械,省了很多人力物力。”鄂托克旗蒙西镇碱柜村村民高兴发感慨地说。

  高兴发是鄂托克旗2019级新型职业农牧民学员,通过一系列的新型职业农牧民培训,他成为了村里的种植大户,在他的带领下,碱柜村全村学科学、用科学,依靠科技生产发家致富。

  近年来,鄂托克旗将培育新型职业农牧民作为全旗精准扶贫的重要途径,以新型职业农牧民培育为抓手,立足乡村发展实际,贴合农牧民知识所需,变“精准扶贫”为“精准培育”。

  新职业农牧民有别于传统农牧民,他们接受过现代化的教育、现代化的技术帮扶,他们能“指挥”、能“作战”,是有“墨水”的“新农人”,不仅会干传统农活,还会经营管理。

  鄂托克旗2018级新型职业农牧民学员杨梓荣,是木凯淖尔镇达楞图如村村民,2018年4月杨梓荣成立了富浩合作社,主营牛羊肉销售,并将2个贫困户纳入合作社,一起脱贫致富。

  在农牧民向产业经营者的转变过程中,杨梓荣的合作社成立初期,产品产量有限,供货量少,销售不太景气,成为了摆在他面前的发展难题。

  鄂托克旗针对农牧民发展集体经济、合作社遇到的问题,通过新型职业农牧民培训,转变产业经营思路。

  现在,通过思想的洗礼,杨梓荣的合作社已从传统的种养殖转变为现代的半牧半舍饲养殖,并引进木凯淖土鸡、欧洲雁等扩大养殖规模,新建自然垂钓家庭休闲旅游项目,降低合作社运营风险,合作社年收入达 50万元以上。

  截至目前,全旗通过新型职业农牧民培育发展家庭农牧场30户、涉农企业及合作社50家以上、种养殖大户300人、农资经销、农机等服务行业人员20人,辐射带动农牧户提质增效。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鄂托克旗通过“扶智”让农牧民拥有“造血”功能,培养了一支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职业农牧民队伍,加快了脱贫致富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