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指导
  • |
  • 中国成人教育协会主办

一个土家寨涌现150名新型职业农民

来源: 湖南日报    发布时间:2023年05月10日

湖南日报5月10日讯(全媒体记者 张颐佳 向莉君)今天,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凤凰县菖蒲塘村村民田顺心拿到了“高素质农民培育植保无人机手”结业证。他告诉记者,有了这个“新本本”,意味着他可以到四邻八乡用无人机喷洒农药,几十分钟就能干完一个劳力一天的活,省时省工省力。这两年,他还陆续拿到了湘西州和农业农村部认证的“农业乡土人才”和“新型职业农民”证书,这是对他作为“农业生产型技术人才”和其果木种植技术的认可。近年,菖蒲塘村像田顺心这样获得初级或中级专业技术职称的农民达150位,“卖技术”成为村民发家致富的手段。

菖蒲塘村是个群山环绕的土家寨子,曾因菖蒲茂盛而得名。村民曾靠种植水稻、玉米谋生,日子过得清苦。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村里几位党员带头赴浙江等地学习果木种植技术,部分农民摸索种植猕猴桃、蜜柚,逐渐诞生第一批“土专家”。

老支书王安全介绍,看着第一批种植户富起来,很多村民心动却不敢行动,担心种不出好品种、没有好销路,砸钱赔本。

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来菖蒲塘村考察,鼓励大家“依靠科技,开拓市场,做大做优水果产业,加快脱贫致富步伐”。

总书记的殷殷嘱托拨亮了村民的心灯。一批批科技特派员、技术专家先后来到菖蒲塘村指导科学种植,“米良一号”猕猴桃经选育改良后身价涨了10倍,村民瞬间感受到科技的强大力量。

村民自发建大棚、学嫁接、搞科研、做电商、跑市场……科技助力,如今,菖蒲塘村种植猕猴桃、柚子、苗木等8000余亩。去年,村人均收入达30392元,村集体收入达209万元,成为远近闻名的富裕村和全省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实现乡村振兴的“样本村”。

5月的菖蒲塘,猕猴桃挂上了小果,柚子花沁人心脾。绿水青山间楼房林立、村容整洁,总书记曾走过的泥泞小路,早已成了“幸福大道”。

记者跟着71岁的首批“土专家”丁清清一起来到田间,他边为翡翠香果无籽猕猴桃掐尖边介绍:“儿子被人请去讲课了,请他的人多得要排队;媳妇是村里‘金剪刀’技术嫁接队的队长,剪、削、插、绑,10秒钟就能插好一株幼苗,贵州、重庆、四川到处跑;我打理的这个新品种,一亩能收五六千斤,能赚四五万元;村里人现在不只靠水果收入,好多人赚的是技术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