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指导
  • |
  • 中国成人教育协会主办

夯实乡村振兴的文化根基

作者:崔新进   来源: 学习时报    发布时间:2019年04月15日

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铸魂工程。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乡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农民收入持续增加,基础设施不断向农村延伸,公共服务不断向农村覆盖,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大为改善,但是一些地方农村也出现空心化、自然生态退化等问题,制约了农村经济社会发展。造成这些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乡村文化建设的欠缺,缺少了乡村文化这个根和魂,使得乡村的吸引力下降。在工业化高速推进的过程中,我们不能丢掉原有的乡村文化体系,而应继续传承和发扬农村优秀传统文化、夯实文化根基,才有利于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才能让乡村发展更为丰富、多样和持久。

  挖掘农村优秀传统文化资源。中华文明有五千年历史,这些历史遗迹和古建筑除了在城市零星存在外,很多是在广大农村。应充分发掘各个农村的人文、生态等特色内涵。要做好旧民宅、名木古树、民俗文化、文化遗产等发掘保护的规划设计,加大对历史文化遗存的传统村落和民居的保护力度。实施文物保护单位维修保护,有条件的乡村建设乡贤馆、家风文化展示馆、村史馆、民俗馆等。在文化遗产资源丰富的地区,划定乡村建设的历史文化保护红线,对红色遗产、名人故居进行维修保护。同时,对于民俗礼节、节庆习俗、传统艺术等优秀传统文化资源要全方位保护等。

  打造乡村文化旅游精品。我国是文化旅游大国,文化消费市场在一些旅游景区周边发展较好,但是相对于大部分农村来说,乡村文化还有待于开发,比如庙会、戏剧、杂技等亟待研究、保护和开发。乡村文化振兴离不开文化产品的加工和产业化运作,需要专业化、特色化发展。因此,我们要充分挖掘各个乡村自然资源的文化价值,发展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红色文化、山水文化等。结合自身民族特色,发展乡村手工艺、乡村文化创意等产业,整合地域文化节庆资源,形成具有地域文化的旅游精品。依托绿水青山、田园风光,大力发展休闲农业、观光农业,让游客从事农事体验、果园游憩等,充分满足游客的乡土文化需求。与此同时,我们要着力完善基于现代农业的民俗体验、自驾营地、房车露营地、主题民宿、乡村精品酒店等多层次、多业态的旅游支撑体系,不断提升乡村对游客的吸引力。

  激发乡村文化人才能动作用。乡村文化的振兴绝非一朝一夕之功,传承和创新乡村文化,从根本上说要靠乡村文化人才,因此亟待培养并形成一支懂文艺、爱农民的文化人才队伍。应及时制定和完善针对乡村文化人才的优惠政策、管理机制,如成立乡村文化人才发展基金、出台乡村文化人才培养规划等。对于农村青年文艺人才,要重点加以培养,通过开办学习培训班、外地采风等方式,进一步开阔乡村文化人才视野,提升创作水平。增加基层公共文化服务机构人员编制,鼓励市(县)文化工作者到乡村挂职、任职。发挥乡土文化能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作用,通过项目补贴、资助等方式调动民间艺人参与公共文化服务的积极性。加强对乡村文化人才的管理,使他们能立足乡土,传播乡村文化,充分发挥他们在乡村文化传播中的能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