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工”成哈尔滨职工素质工程“高频词”
由中共哈尔滨市委办公厅、哈尔滨市人民政府办公厅联合批准的《哈尔滨市职工素质建设工程五年规划(2016-2020年)》(下称“规划”)日前已经下发,《工人日报》记者发现,“农民工”一词成了这个方案的“高频词”。
为扎实推进哈尔滨市职工素质建设工程、加快哈尔滨全面振兴步伐,为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提供人才保障,哈尔滨市制定了第三个职工素质建设工程五年规划。
记者通过检索发现,在这份涉及未来五年哈尔滨全市职工培养方式、选拔树立、评比表彰的规划中,“农民工”字样出现了14次。
“规划”分为指导思想、目标任务、主要载体、保障措施四个部分。其中,“农民工”出现比较集中的是在第三部分“主要载体”中。
为了全面提高全市职工素质,“规划”提出打造八个平台。其中排在第一位的是“在职工中深入开展主题教育活动”,主要是指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重要思想武装职工头脑。“规划”在这一部分特别提出,把提升农民工文明素养和职业素养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开展培养新工人、新市民活动,对农民工进行法律维权、职业素养、励志成才、城市生活常识、文明礼仪等方面内容的教育和培训。
考虑到农民工群体工作时间不统一、工作性质多样化的特点,在平台之二“深入开展职工读书学习活动”中,“规划”提出,“加强农民工教育培训,健全完善企业、社区、学校合作教育培训机制,协调社会各方资源,采取订单式、送教上门等培训服务方式,推广适应农民工工作特点和实际需求的农民工业余学校、学分银行、现代学徒制等教育培训新模式,为农民工接受继续教育提供多样化途径。实施农民工求学圆梦助推计划,通过提供优惠政策、学费资助、学分累计等形式,鼓励和帮助农民工提升学历层次。”
在谈及职工书屋建设时,“规划”提出,“扩大职工书屋覆盖面,新建职工书屋重点向一线职工和农民工工作及居住相对集中的地区、行业、单位倾斜。”
为了全面提高农民工技能,规划在“深入开展劳动竞赛和岗位练兵、技术比武活动”这一平台中提出,积极开展职工技能培训和创业培训,尤其是农民工技能培训和下岗待岗职工就业创业技能培训。积极组织职工(农民工)参加人社部门定点培训,为广大职工(农民工)提升岗位技能和就业创业提供良好条件。
在“深入开展民主法治宣传教育活动”方面,“规划”提出,把集中宣传与日常宣传、学法与用法、普遍性宣传与在农民工集中的地方和企业进行重点宣传有机结合起来,加强志愿者队伍建设,送法下基层、进企业。
根据“规划”提出的目标,未来五年,哈尔滨市将“加强职工队伍创新创业素质建设,增强职工创新能力”。通过深入开展全市职工创业创新典范评选表彰活动,每年选树全市职工创新标兵50名、全市农民工创业标兵50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