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农民工返乡创业优势凸显
近几年,在城市打工的很多农民朋友们选择了返乡,返乡的同时也带动了创业的热潮,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深化农村改革。健全农村“双创”促进机制,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鼓励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科技人员到农村施展才华。农业部部长韩长赋日前在“两会部长通道”上表示,农业部将进一步强化产业引导,推动政策落地,为返乡下乡人员营造良好的创业环境。
就农民工返乡创业话题,两会期间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两会报道组记者在北京采访到全国政协委员、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原副部长杨志明。
农民工返乡创业潮像热带雨林一样
杨志明认为我们习惯把出国留学生回国称为“海归”,同样现在经过在城市打工磨练的有资金、有技术、有营销渠道、有办商想法、对农村有感情的“五有”农民工回乡发展我们形象比喻为“城归”。目前“城归”回乡创业发展得很快,让我不由想起80年代农民工最早是在乡镇企业中异军突起。现在“城归”现象在全国就像热带雨林一样,哪里生环境好,哪里就生长快。
要像扶持海归创业一样扶持返乡创业农民工
农业部部长韩长赋表示,当前农业农村已经成为创业创新的新天地,返乡下乡人员为现代农业注入了新要素,为农民增收开辟了新渠道,为农村繁荣增添了新动能。他说,农民工、大学生、退役军人等返乡下乡创业人员中,大部分从事的都是资金、人才、技术集聚的新产业,自己创业当老板,可带动乡亲们一起增收致富。 杨志明此前表示,中国2016年约有200万“五有”农民共返乡创业。
杨志明认为扶持应该精准施策,首先在发展区域经济、农副产品加工、革命老区红色旅游、扶贫攻坚和小微企业扶持等政策尽量高度集中,使“城归”撸起袖子干,获得真金白银。我也建议像扶持“海归”留学回国创业园区那样,应该在区域内扶持创办“城归”园区(农民工返乡创业园区),使他们解决创业难题。一些区域可以通过引入“城归”注入活力。我还建议有关方面成立鼓励城归返乡创业的专用资金,给予金融扶持。中央企业扶持点也需要和“城归”有机地结合起来,双方结合起来可以使我们扶贫攻坚由输血功能变为造血功能。
广东打工农民工具有返乡创业优势
杨志明还认为广东农民工返乡创业非常具有优势,此前已经有很多成功的例子。广东是全国农民工最为集中的地方,大概占全国农民工的十分之一,是新“城归”最活跃的地方。像江西农民工张华荣到东莞鞋厂打工,学会了制鞋技术后回到老家赣州兴办了万人工厂,最近又到埃塞俄比亚发展办起了万人工厂,被称为中国的鞋王。同样,大家熟悉的周群飞当年在深圳打工,学会了技能回到湖南浏阳,兴办起两万多人的手机屏厂,我们现在手上拿的苹果、三星、华为、小米手机,大部分手机屏都是她制造的。广东的“城归”故事将源源不断地涌现。
“城归”对城市用工不会造成太大影响
近几年,城市用工难用工贵的问题突出,每年春节过后都出现工厂天价招工的现象。农民工返乡创业热情逐渐高涨,会否加剧城市用工难的问题?
杨志明认为这要从两个方面来看。农民工现在是招工难、就业难,两难的结构性矛盾成为了常态。一些普工招工难是农民工由无限供给转向有限供给所致。技工招工难是我们技能培训的短板所致。农民工现在返乡的人数占到农民工整体总数的大约1.6%,不会对农民工进城务工经商形成太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