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 "工友之家" 让农民工有归属感
北京皮村的“工友之家”,是一个由打工者自发形成的公益组织,为工友提供技能培训、法律咨询等,还致力构建“打工文化”。颇有影响力的“打工春晚”就是从这里发育的。
“工友之家”有很多兴趣小组。对于经常来此地的在京打工农民工来说,这个“家”是他们的精神家园,让农民工有归属感。
这些年来,有关农民工如何融入城市的话题频被提起。对此,人们更多地是从经济上去考虑,但事实上,进城农民工也有身份认同的心理诉求与精神追求。在城市打工或初步定居下来的农民工,部分之所以很难在情感上、行为习惯上融入城市,就在于很难找到身份认同。由此也就产生了一个怪现象,哪怕他们在城市打工几十年,他们的精神家园似乎永远都在遥远的家乡。
在这个年代,包括农民工在内的所有人,都有着自我发展自我实现的精神需求。城市在帮助农民工实现物质需求的同时,也应该帮助他们实现精神追求。
看来,若能打造出更多“工友之家”式的农民工精神家园,增强农民工的归属感,这个城市一定是有魅力的城市,城镇化进程也会更顺畅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