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指导
  • |
  • 中国成人教育协会主办

京津冀协同发展下的涿州现代农业观察:倚首都兴产业 强科技提质效

作者:唐园结 冯雷 李飞 李国龙   来源: 农民日报    发布时间:2017年07月19日

  位居华北腹地,与首都为邻,业承生物技术、智慧农业等高新技术转移,时值京津冀现代农业协同发展战略期,河北省涿州市现代农业迎来千载难逢的机遇。

  怎样把历史契机转化为三农胜机,如何将区位优势转化为产业胜势?涿州积极融入国家战略,在协同中找定位、选产业、谋思路,布局“农高区+示范区”,注科技基因为农业强筋壮骨、提质增效,修复、保护、利用生态,兴休闲农业满足都市人群日益旺盛的田园需求。

  近两年来,涿州农业农村发展大步向前,农村人均收入年均增长10.7%,处河北领先水平;全市每万人拥有科技人员达612位,在全国名列前茅;广袤田野土沃水润林密,大美乡村各具特色看点。如今,打开涿州大地的卷轴,一幅京津冀协同发展下的三农图景靓丽展现,为都市周边区域发展现代农业提供了宝贵经验。

  谋定而后落子:国家战略涿州探索

  作为京畿南大门,涿州与北京休戚与共。即便在战火纷飞的年代,京涿间仍然保持着铁路联系。1949年3月,“进京赶考”的共和国缔造者们,就是从西柏坡出发,至涿州换乘火车前往北京。

  斗转星移。如今乘高铁由涿州到北京仅需25分钟,俗称“北京七环”的首都地区环线高速穿涿州而过,便利的交通带来两地人才、科技、资本等要素的流通,协同发展的理念和规划更将京涿置于同一战略布局之中。涿州与北京的联系,从未像今天这般紧密。

  2016年,农业部等八部委联合制定《京津冀现代农业协同发展规划(2016-2020年)》,涿州被纳入环都市现代农业圈,成为京津冀现代农业的一块重要拼图。

  如何把握机遇加快推动涿州农业现代化?这是市委市政府决策者们最关心的问题之一。在市委书记王彦清看来,涿州必须主动融入京津冀一体化大格局,以现代科技农业和都市功能农业为着力点,为农民致富奔小康增添新动能。

  协同发展,规划先行。从园区到产业,自城市至乡村,由生态及生活,涿州始终着眼全盘而落子。园区为现代科技农业搭起平台,创建国家级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简称“农高区”)探索前沿尖端农业科技,打造两个市级现代农业示范园区承担科技转化落地任务。建设美丽乡村为都市功能农业打下基础,涿州重点打造三国文化经济片区、督亢秋成科技示范区、农业硅谷示范区,以此为引领,一大批环境美、产业美、精神美、生态美的“四美乡村”相继涌现,串联成乡村旅游的特色风景线。产业布局上,涿州立足资源禀赋种植水稻,发挥科技优势发展设施蔬菜、食用菌深加工,对接市场需求搞起高档花卉、乡村旅游等。

  协同发展,盘活要素。涿州“合纵”“连横”充分释放要素活力。纵向上,积极争取农业部等涉农部委支持,与中国农科院、中国农业大学等科研院所紧密联系,为涿州现代农业引入一系列有分量、接地气的好项目、好技术。横向上,与北京房山区、大兴区及周边县市区对接、协作,对口供应优质农产品,共同保护和改善区域生态环境。

  京畿文化生态名城,协同发展功能新区——这是涿州确立的建设目标。市长陈宇告诉记者,围绕目标,涿州下大气力练内功,强化科技引擎,在优质、高效、特色上做文章,瞄准都市需求,在文化、生态、休闲上谱新曲,现代农业魅力彰显,为城市发展增添一抹“农”厚的亮色。

  植入科技强芯:产业升级动能迸发

  1964年,中国农业大学的科研工作者们来到涿州,建立了两万多亩的实验实习基地,为涿州农业埋下了一粒科技的金种子。今天,涿州农业科技已如一片茂林:规划、政策、人才和高科技农企有机构成这一森林生态。

  走现代科技农业之路,这是涿州的主动选择,也是现实条件下的必然。一面是首都农业科技的溢出,一面是市场高附加值农产品的需求,涿州市委市政府清晰地认识到,必须更集中、更有力地释放现代农业科技的力量。

  在河北《环首都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带总体规划》中,涿州被确立为“京南农业科技创新中心”。今年5月,保定(涿州)农高区战略发展规划提出打造京南“农业硅谷”,高新生物科技、模式动物、基因育种、智能化农机等一批高新技术产业被列为发展重点。

  锁定规划目标,涿州全力构建配套的软硬件环境:为搭起园区平台,对基础设施建设给予高额补贴,道路建设补贴高达80%;为吸引科技人才常来长驻,专门划拨土地建设专家公寓;为招来科技型农企金凤凰,规定最长可补贴5年土地流转金;为扶持中小型科技企业成长,探索实施了苗圃、雏鹰、科技小巨人等一系列工程。

  规划张力和政策红利迅速释放,一个个农业高科技企业扎根涿州,一笔笔勾画出现代科技农业的实景版图。目前,已有20个国家级项目落地涿州,涉农科技型和创新型企业达18家,华大基因、中鼎牧业等项目入驻正加快推进,百余个科技型中小企业,正裂变式增长、集群式发展。

  走进中国农业大学涿州实验场,一个展板上的“迷你小猪”引起了记者的兴趣。实验场党委书记苏洲介绍,这是试验和医用小型猪,跟小白鼠相比,这里培育的小型猪多项生理指标与人类更接近,是更适用于医学研究的模式动物。

  来到国家“产业沼气工程中试平台”,高低相间的罐体,纵横相连的管道,将秸秆和畜禽粪便“吃干榨净”,变成沼气新能源和生物有机肥。

  项目建设主体——中农绿能河北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沈涛告诉记者,该项目作为国家级的培训、交流和科普平台,所涵盖的多项技术向全国业界开放。

  科技落地,传统农业产业焕发生机。如涿州食用菌产业,在科技的助力下迸发出强劲竞争力。翔天农业公司的实验室布满瓶瓶罐罐,科研人员告诉记者,凭借母种脱毒控污染技术,翔天农业把菌种成活率由80%提高到98%。

  和食用菌打了多年交道的农民发现,科技变成了生产力,变成了真金白银:翔天农业通过液体发酵培养菌种和子母罐连续发酵技术,大大缩短了菌菇生产时间;销售一端,一项“香菇多糖”提取技术将鲜食香菇变成口服液成分原料,附加值大幅提高,卖难卖贱问题迎刃而解。

  “科技为产业升级、农民增收提供了新动能,涿州现代农业逐步提质增效,正向着优质高效迈进。”涿州市委常委、副市长刘均勇告诉记者。

  丰富农业功能:保护生态融合发展

  涿州因水而得名,永定河、拒马河、小清河等多条水系穿市而过。涿州市博物馆里,一件东汉时期的“陶苍鹭”仿佛于水中嬉戏,印证了涿州水润的历史。京畿文化、燕赵文化、三国文化和红色文化,给涿州的村庄留下一大笔精神瑰宝。

  当生态和文化优势遇上都市人“吃得健康”“玩得有趣”之需求,涿州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迅速发展起来。

  恢复生态,保护生态,利用生态,涿州市委、市政府明确生态财富观,以生态农业吸引返乡创业者,用休闲农业服务现代都市人,让美丽乡村惠及涿州农民,走上一条“田村一体,生态发展”的路子。

  伴水而生的涿州,曾面临超采地下水等过度消耗资源的生产方式威胁。为了留住一方绿水,涿州一面实施拒马河综合治理工程,一面与北京房山区共建生态林,同时推动农业生产向高效节水转型。

  山光泼翠水托蓝,获稻分秧事事谙。十顷荷花万株柳,卜居须住小江南。涿州百尺竿镇一带,汩汩泉水自流,团团荷花满塘,片片稻田鉴开,形成了北方难得一见的江南景致——邵村花田。以水定植,涿州建起“邵村花田现代农业示范区”,恢复水稻、莲藕、油葵等种植面积,不仅发展合作社种起优质稻,培育出“邵村花田”稻米品牌,而且将稻田藕塘打造成农业景观,吸引着来自北京的游客来此品稻赏莲。

  同属邵村花田示范园区的泗各庄村,100多名村民常年外出跑剧组。前两年,村民马成广选择“复得返自然”,设计建起了“葵园小镇”,春看油菜花,夏秋赏葵花,别具一格的木屋吸引着许多寻找诗和远方的文艺青年慕名而来。如今,客源多、木屋少,不敢放开网络预订,担心游客来了没地方住,成了马成广幸福的烦恼。

  农业产业变成了景致,生态景观转化成产业,涿州都市功能农业不仅产出了优质农产品,而且把农田变成了景区,饱了城里人的口福眼福。

  对发展乡村旅游而言,美丽乡村建设既是产业布局,也是民生工程。涿州市委常委、农工委书记刘丹介绍,涿州打造美丽乡村过程中,注重对地域文化的挖掘,注重在空间、风貌、产业等方面整体打造,把特色做专、把产业做强、把形象做美。

  村容有看点。走进泗各庄村,一面面白墙因一幅幅水墨画而充满格调,北方农村常见的院落因书画雕刻而别具特色,这些寻常农家,被打造成乡村民宿,为城里人提供一处亲近乡村的居所,也为热情的农民添一条增收渠道。

  文化有价值。坐落于松林店镇楼桑庙村东的“三义宫”,因刘关张在此结义而闻名。这两年,村里建起忠义鼎文化广场,恢复楼桑春社文化庙会,成了“美丽乡村与乡村游典型村”。

  截至2016年底,涿州2/3的村庄开展了美丽乡村建设,今年将打造30个省级美丽乡村,先后两次作为河北省美丽乡村建设现场会观摩点,将田村一体发展经验向全省推广。

  村庄有特色了,有看点了,城市里的游客蜂拥而至,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遍地开花,涿州农村活力焕发。

  倚首都兴产业,强科技提质效,涿州发力现代科技农业和都市功能农业,探索出一条都市周边功能型城市的强农之路,在京津冀现代农业协同发展的绚丽诗篇中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