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指导
  • |
  • 中国成人教育协会主办

新疆:搬得下 留得住 能致富 139户牧民定居走上致富路

作者:张昉 记者刘昊   来源: 中国农网    发布时间:2019年08月01日

7月的畜牧连哈萨克风情园,绿树成荫,干净笔直的街道沿着村庄延伸开,人们的欢声笑语从努尔娅家的牧家乐里飘了出来……“从前在山上放牧,也都住在山上,生活非常不方便,收入也很不稳定。2011年我把属于我的草场退给团场到山下开始定居下来,开办了这家农家乐,去年我赚了13万。”在一〇四团畜牧连哈萨克风情园,牧家乐主人努尔娅·拖乎达拜克对记者说。

近日,记者来到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二师一〇四团畜牧连牧民定居点采访,该连连长阿不都热合曼·木哈买提拜介绍说,一〇四团畜牧连有三个深山牧场,分别在乌鲁木齐县、托克逊县、和静县。由于牧民生存环境恶劣,生活条件贫困落后。2008年,十二师依托中央兴边富民政策,先后投入近1亿元资金,实施牧民异地搬迁定居扶贫工程。为改善山区天然草场生态环境,增加牧民收入,一〇四团降低草场租赁费,向工矿企业转移富余劳动力,利用国家退牧还草项目,对天然草场实施围栏、补播等多种优惠政策。同时,进行贴息贷款、购买奶牛补贴、牛奶补贴、牧业机械补贴等优惠政策,鼓励牧民发展奶牛养殖业,并为每户划分饲草地,修建现代化挤奶大厅,鼓励帮助定居牧民发展奶牛养殖。同时实施了畜牧养殖、大棚种植、牧家乐经营以及转岗就业等一系列精准扶贫政策,极大地改善了牧民的生产生活条件。

以前,努尔娅一家住在深山牧场,常年逐水草而居,过着居无定所、风餐露宿的游牧生活。在她的记忆中,几乎每年冬季转场时都有牲畜跌落山崖。“一年要转场四次,如果碰上雪灾,牲畜损失惨重。” 努尔娅说,“现在的生活这么好,都是因为党的政策好。努力干,以后肯定会更好。”定居牧民逐渐习惯了现在的生活,日子越来越好。

乌木提汗·克尔曼也是牧民异地搬迁定居扶贫工程的受益者,在2012年下山后,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开办起了刺绣点。“下山之后住进了新的安置房,兵团鼓励我们重新择业再就业,我就开办了这间刺绣点,去年一年我靠刺绣赚了2万元。”乌木提汗高兴地说。

为了鼓励牧民下山定居,一〇四团还给每名下山的牧民划分了30亩地;鼓励牧民进行畜牧养殖,平均一头牛可获2000元补助,帮助牧民减轻生活压力。看到一系列优惠政策,像努尔娅一样有许多牧民决定下山定居。更让努尔娅高兴的是,定居以后孩子们接受到了更好的教育,她的两个女儿现在都在一〇四团中心小学读书,学习成绩十分优秀。“希望她们能考上好大学!” 努尔娅开心的说。

为了让牧民安心定居,一〇四团深入打造全域旅游,助力脱贫攻坚,尤其在人居环境整治方面下了大功夫。现在,连全体职工居民共同参与环境治理。畜牧连通过“四议两公开”共同研究制定了门前三包责任管理办法,自己聘请了专业的绿化管理工作人员,并给每一家住户都配备了垃圾桶,对垃圾进行集中分类回收处理。风情园积极提升人居环境,这也为园区吸引了大批游客。牧家乐职工木哈买提·萨尔特拜他高兴地告诉记者:“看桃花、品美食、赏歌舞,一到节假日,来这里的游客就特别多。”

在十二师各级党委的支持下,畜牧连建起了千头奶牛养殖基地、农业观光基地、小马驹拾趣园、民族手工艺品制作基地和哈萨克风情园,带动牧民发展现代农业种植、特色餐饮接待和手工艺品制作等产业。目前,一〇四团的牧民异地搬迁定居扶贫工程初见成效,已经建设了三期牧民安置房,入住139户共570人。其中,从山上下来退还草场的牧民有101户。2017年,畜牧连“天鹅之乡”作为牧民定居点,被授予“全国第二批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称号。据统计,2018年,畜牧连人均收入19260元,实现了定居牧民“搬得下、留得住、能致富、不反弹”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