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指导
  • |
  • 中国成人教育协会主办

宁夏:激活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

作者:刘智远   来源: 《宁夏日报》    发布时间:2019年09月04日

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塑形、铸魂二者缺一不可——

激活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

宁夏党校、行政学院课题组

核心提示:塑形是抓物质文明建设,使乡村呈现一派繁荣景象,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

铸魂是抓精神文明建设,让山水田园之美映照人心之美,让崇高的精神、优良的品格雕琢在一瓦一墙,提振乡村文化,让乡愁有所寄托。

乡土文化力是乡村内生动力的生动体现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持续向贫困宣战,凝心聚力,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实现党的庄严承诺。实践一再证明,没有内生动力,就无所谓打赢脱贫攻坚战;没有内生动力,就无所谓实现乡村振兴。内生动力是什么?就人文层面言之,是勇于实践、实现自我发展的精神内动力,是由特定地域文化决定的。

中国乡土文化源远流长,广大乡村是滋生和培育乡土文化的土壤。在这一片深沉而古老的土地上,千百年来绵延着人文价值,聚合成特殊的人文力量。乡土文化力是乡愁记忆激荡的前行力量,是乡风文明孕育的道德力量,是乡土精神催生的自觉改变命运的斗争力量,它生动地体现在一代又一代广大中国农民身上,是乡村内生动力的力量之源,也是乡土文化的内核。今天愈加需要我们深入挖掘、保护和传承,为实现乡村振兴激发内生动力。振兴乡土文化,很重要的任务就是重塑乡土文化力、彰显乡土文化精神。

实施乡村全面振兴,要经得住历史考验,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内生动力。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要看到乡土文化力是乡村内生动力最生动的体现。在振兴乡土文化上下功夫,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对乡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焕发乡土文化新活力。要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和公共文化建设,深入挖掘优秀传统农耕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培育乡土文化人才,弘扬主旋律和社会正气,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改善农民精神风貌,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焕发乡村文明新气象。

乡土文化是厚培文明乡风的根基

乡村振兴是包括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的全面振兴。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农民既要富口袋、还要富脑袋,既要物质生活有质量、还要精神文化生活有质量。

厚培文明乡风,筑牢乡土文化的根基。中国乡土文化有着深厚的底蕴,对涵养文明乡风有着重要价值。譬如传统乡约制度中就有很多可取的积极因素,值得借鉴吸收。《宋史·吕大防传》中道,“尝为乡约曰:凡同约者,德业相劝,过失相规,礼俗相交,患难相恤。”这对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有很好的启示。譬如“礼法合治”,以“礼”作为内力,主张道德自觉,彰显社会全民美德,有助于建立一种相互补充、互为支撑的社会秩序机制。譬如乡贤文化,让乡贤力量在乡村建设中发挥作用。譬如弘扬家风来培育民风、培育乡风等等。这些乡土文化富含的重要价值,根植在中华大地,筑牢其根基,不断推陈出新,通过振兴乡土文化来厚培文明乡风,确保乡村振兴战略全面扎实有序推进。

乡土文化载体是提升乡村精神文化生活品质的关键

中国乡土文化在其演进过程中以各种精神和物化的形式承载传播着系列优秀文化成果,形成了丰富的文化载体,这是今天致力提升乡村文化生活品质的关键。内涵深厚的道德文化、富有地域特色的民俗风情、古镇村落建筑空间环境、民间非遗传承手艺,都给生活在这里的一代代中国农民带来了精神上的欢乐。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我们要不断继承创新乡土文化载体,为提升乡村精神文化生活品质提供有力支撑。

如何满足广大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一项重要任务。以盘活丰富的乡土文化载体来打造乡村文化高地已迫在眉睫。要唤醒沉睡的民俗,敲响几千年的锣鼓,把古老的记忆融入进现代化乡村建设发展之中,留住乡愁;要唤醒沉睡的建筑,让古村落说话,把守望的精神刻在瓦砾上,让每一道岁月的痕迹都能寄居悠长的情感;要唤醒沉睡的工艺,让匠心成为一种新的时尚,把精湛的民间艺术发扬光大,丰富精神文化生活。活用、巧用、妙用乡土文化的载体,留住乡土文化的根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