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指导
  • |
  • 中国成人教育协会主办

福建永春县总工会:延伸服务触角 助力“乡村振兴”

作者:李亮 郑靖锟   来源: 中工网    发布时间:2020年07月22日

  一段时间以来,福建省永春县总工会紧扣“项目化、品牌化、效益化发挥群团组织服务链作用”要求,充分发挥工会组织优势,强组建、重引领、提技能、激活力,做好“聚能、聚智、聚艺、聚力”,为助力“乡村振兴”汇聚职工智慧和力量。

  工会组建“聚能”,打通职工服务链条。县总工会坚持全域覆盖,推动工会组织积极向乡村延伸拓展,扎实推进该县535家小微企业和209家规上企业工会组建工作,统筹推进五里街埔头、湖洋水果产业园2家合作社联合工会规划建设。落实省总工会共享职工之家“125”工作机制,打造“十分钟服务圈”。在达埔镇建成中国香都共享职工之家,并争取到省市工会第一批补助资金共15万元,让职工能够就近、便捷、高效地共享暖心服务。在党群服务中心、农村社区、乡村电商产业园等培育基层工会干部队伍,持续深化农民工集中入会行动,3年累计发展近万名农民工会员。整合群团资源,连续5年举办外来务工人员和农民工子女暑假羽毛球培训班,累计服务职工子女超400人次。在美丽乡村建设示范点建立环卫工人爱心服务点,为环卫工人等户外劳动者提供饮水机、应急药品等设备,目前已建立24个爱心服务点。

  劳模引领“聚智”,为乡村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县总工会充分发挥劳模示范引领作用,在茶叶、花卉苗木、蔬菜、火龙果、荔枝等特色产业创建劳模创新工作室(基地),同时组织劳模走进乡村课堂、田间地头开展项目指导和技术服务,以产业为引擎,带动乡村发展,助力脱贫攻坚。为巩固传帮带成果,提升农民技能素质,自2017年以来,县总工会每年创建5家劳模创新示范基地。截至目前,已有3家被评为省级劳模创新工作室,12家被评为市级劳模创新工作室。如谢良坡省劳模创新示范基地,每年培训茶农上千人次,通过“公司+基地+农户”模式,与农户签订协议合同,实行保护价收购,增加农民收入,该模式辐射带动周边茶农2万多人、建设茶园5万多亩。

  传承匠心“聚艺”,守好乡愁文化之根。县总工会立足乡愁文化特色,弘扬工匠精神,助力乡村文化振兴。挖掘乡土资源,在陶瓷、老醋、制香、漆篮等传统手工艺行业中每年选树培育5家匠艺传承工作室,进行扶持补助,让传统技艺在现代社会脱颖而出,服务传统产业高质量发展。其中,泉州工匠郭志煌领衔的漆篮匠艺传承工作室,对500多年历史的漆篮制作技艺进行传承和创新,培育青年学徒,其所在村从事与漆篮产业相关的人员从200多人发展到300多人,占一半劳动力以上,龙水漆篮还入选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并向全国非遗冲刺。此外,县总工会以争创“工人先锋号”为抓手,对接重点项目建设,开展技能竞赛、岗位练兵活动,承办3届市级制香行业职工技能竞赛,承办市级佛手茶烘焙技术岗位技能竞赛;2019年协办首届全省制香行业职工职业技能竞赛,有效激发职工劳动热情。

  劳动创造“聚力”,搭建创业就业平台。县总工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立足农村农业改革和农民工群体返乡创业等新情况,持续为农民工提供创业培训、创业扶助等服务,以创业带动就业。一方面,创建农民工创业专家服务队,进行全方位、无盲点的创业辅导和政策支持,帮助返乡农民工解决创业过程中遇到的技术难题;另一方面,对农民工创业项目进行广泛宣传,提升项目知名度,以带动乡村旅游业发展。近几年来,按照“小、新、特、可持续发展”标准,扶持创业项目46个,带动713名农民工就业。其中,瑞莹家庭农场连续5年获得县总工会提供的创业资金支持和培训指导,年产果蔬达到20万公斤,年产值160万元,带动周边数以百计的农户增收致富,成为泉州市农民工创业扶助工程中的典型示范点,创业项目负责人、泉州市劳模高伟民发明的3项无土栽培技术成果获国家发明专利。

  永春县总工会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县总工会将进一步把力量和资源向基层、乡村倾斜,创新服务方式、提升服务水平,不断夯实基层基础,为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新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