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指导
  • |
  • 中国成人教育协会主办

央广时评:乡村振兴要让农民有更多的说话机会

来源: 央广网    发布时间:2020年09月01日

  最近,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副教授丛志强频频出现在新闻报道中,原因是他把艺术振兴乡村的经验,从浙江省宁波市宁海县葛家村带到了欠发达的贵州省黔西南州晴隆县定汪村。丛志强倡导“激发村民的内生动力”,让农民深度参与乡村振兴。说白了,他就是让农民自己动手“描绘”家园。

  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以来,一系列重大行动和重要工程的推进,给一些曾经凋敝的乡村带来了活力生机和无限可能,乡村变美了,农民变富了。但同时我们也看到,有些地方在乡村振兴过程中大包大揽、大拆大建,钱花了不少,农民不但获得感低,还容易形成“等靠要”的懒惰思维。究其原因,就是在乡村振兴中,农民参与少甚至参与不了,说不上话。久而久之,就真成了“干部摩拳擦掌,群众叉腰旁观”。

  于是,“上楼”的农民想“下楼”,归家的游子迷了路,面对满眼的钢筋混凝土,农民只想要回他的菜园子……说得文艺点,农民没了乡愁,实际上他们是丢了“家”。这也正是不少专家学者担心的“复兴乡村的过程抽离于乡村现实甚至与乡村无关,沦为庞大城市消费设计中的一环”,结果是乡村各项资源变成企业家攫取利益的工具。

  弱化了农民主体地位的乡村振兴不是真振兴,以牺牲农民利益换取的乡村繁荣不是真繁荣。搞乡村振兴,一定要听听农民怎么说,要多给他们说话的机会。

  笔者在跟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副教授丛志强的接触中发现,他在用艺术改造乡村时,给予农民绝对的自主权。在宁海县葛家村,农民从一开始装饰一个院子,到规划一片区域,再到设计一条街道,丛志强只是给出大致方向,所有的创意都靠农民自己想,灵感来源于他们的生活。

  在晴隆县定汪村,丛志强跟那里的村民交流的更频繁、深入,他还破天荒地带去了13个葛家村的农民,实现了艺术振兴乡村过程中“农民跟农民”的直接对话。葛家村和定汪村就像两个并不完美的“艺术品”,而亲手制作它们的就是生于斯长于斯的农民,他们怎能不珍惜?更重要的是,艺术家终要离开,而学到了本领的农民便不会惧怕。

  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是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实现这样的目标一定需要政府的科学规划、大力投入和有效引导,但绝不能忽视农民的主体地位,只有农民广泛参与了、 满意了,政府的工作才有意义。

  乡村是农民祖祖辈辈生活居住的地方,也是他们的精神栖息地。乡村振兴归根结底是人的振兴。当前,我们正处于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统筹衔接的历史交汇期,只有更加注重、更大力度调动广大农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让他们在乡村振兴中找到荣誉感、存在感和归属感,乡村发展的后劲才更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