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指导
  • |
  • 中国成人教育协会主办

合肥瞄准“三个目标”聚焦“三个重点”接续推进乡村振兴

作者:朱婷婷   来源: 金台资讯    发布时间:2021年04月16日

  今年以来,合肥市认真贯彻落实安徽省委、省政府关于“推动安徽乡村振兴继续走在全国前列”的部署要求,主动作为,争先创优,瞄准“乡村振兴工作力争在全省当排头、迈入全国领先方阵、成为全国乡村振兴示范区”目标,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做好农村低收入人口帮扶”三大任务为重点,接续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坚持科学谋划 细化实化衔接举措

  抓住关键环节,明确重点任务,合理把握调整节奏、力度、时限,确保工作不留空档、政策不留空白。

  提前谋划。及早起草并以市委市政府文件印发《关于扎实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实施意见》(合发〔2021〕2号),制定出台《关于切实加强扶贫资产项目管理 促进产业提质增效 统筹谋划好2021年扶贫项目的意见》(合扶组〔2021〕3号)。

  顶层设计。将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纳入“十四五”相关规划。突出前瞻性、系统性、差异性和可操作性,科学编制合肥市“十四五”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规划。

  分类施策。将全市9县(市、区)分成两类,梯次推进乡村振兴。一类为先行示范区,对标长三角先进地区,立足自身,不等不靠,率先突破;二类为正常推进区,既要自力更生,又要用好现有政策,持续发力,有序推进。

  总结宣传。编写《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合肥篇章》,全面展示脱贫攻坚的伟大奋斗历程、取得的伟大成就、乡村发生的巨大变化,引导群众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以脱贫攻坚全面胜利为新起点,迈向更加美好新生活。

  强化返贫防范 健全监测帮扶机制

  对易返贫致贫人口和农村低收入人口,加强监测,做到早发现、早干预、早帮扶。

  健全防止返贫监测帮扶机制。对易返贫致贫人口,重点监测其收入支出情况、“两不愁三保障”和饮水安全状况、分户子女家庭条件,对符合监测标准的进行识别标注。

  建立健全易返贫致贫人口快速发现和响应机制,分层分类及时纳入帮扶政策范围,开展系统监测预警和实地督导,全程监管,动态清零。

  健全农村低收入人口常态化帮扶机制。以现有社会保障体系为基础,对农村低保对象、特困人员、易返贫致贫人口,以及因病因残因灾因意外事故等刚性支出较大或收入大幅缩减导致基本生活出现严重困难人口等农村低收入人口开展动态监测,实施社会救助,强化医疗、养老和失能家庭基本生活保障,确保农村低收入人口共享发展成果。

  突出巩固拓展 坚决守住脱贫成果

  坚持高层次强产业,多渠道稳就业,宽领域促创业,让脱贫基础更加稳固、成效更可持续。

  增强产业持续性。紧紧围绕“渔稻丰、草莓红,岭上花木美;山茶香、葡萄甜,巢湖风光好”的优势特色产业,着力构建“岭湖辉映”产业格局。补上技术、设施、营销等短板,促进产业提档升级。

  促进就业稳定性。持续推广用好“三业一岗”就业帮扶模式,加强脱贫劳动力实用技能和就业创业培训,通过劳务输出、以工代赈、公益岗位等多种途径,促进脱贫人口稳定就业。

  激发创业积极性。支持脱贫户大中专毕业生、退役军人等回乡创业兴业,继续实施“雨露计划”和农村创业致富带头人培育工程,推进农村人口持续稳定增收。

  加强机制建设 逐步实现平稳过渡

  根据国家、省相关政策抓紧出台完善优化的政策和举措,逐步实现由集中资源支持脱贫攻坚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平稳过渡。

  抓政策优化。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过渡期内兜底保障类政策保持总体稳定。按照“接续保留一批、调整完善一批、转换退出一批”的思路,调整优化发展类政策,推动“特惠”政策转变为“普惠”政策。

  抓资产监管。全面排查摸清各类扶贫资产项目形成的底数,分年分级分类、逐一登记造册。确保公益性资产惠及面持续扩大,经营性资产持续保值增值、发挥带贫减贫和壮大村集体经济的骨干作用。

  抓均衡发展。全面摸排全市经济发展滞后村、软弱涣散村和破败空心村,分类管理,集中资源,重点支持。加大财政、金融、土地、人才等要素资源保障,集中力量支持偏远落后村、软弱涣散村和集体经济薄弱村发展,实现村强民富、均衡协调发展。

  聚焦五个转变 着力打造合肥样本

  大力弘扬脱贫攻坚精神,再接再厉、继续奋斗,探索全国先进、全省示范、合肥特色的乡村振兴新路径。

  聚焦高质量发展主题。对标长三角先发地区,坚持科学谋划,进一步坚持和完善脱贫攻坚工作以来形成的有力有序有效的政策体系、工作体系、制度体系,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落地见效,让创新成为合肥乡村振兴的内在气质。

  创新推进“五个衔接”。推进财政投入、金融服务、土地支持、人才智力、社会帮扶政策衔接。保持财政投入力度总体稳定,2021年计划投入财政资金10.6亿元。进一步完善针对脱贫人口的“两免一补”小额信贷政策。调整优化党政机关等定点帮扶机制,推动县域结对帮扶提质增效,广泛动员全社会力量开展助力乡村振兴行动。

  深入实施“六大提升行动”。实施特色产业、稳定就业、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农村文化和农村生态六大提升行动,为加快建成产业强、生态美、乡风好、治理优、百姓富的新阶段幸福新农村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