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市民学习之星和学习品牌评选认定工作经验交流
各位领导、各位同仁:大家上午好!
非常感谢教育部职成司、中国成人教育协会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学习、交流分享的机会,下面我就北京市关于开展首都市民学习之星、学习品牌的评选认定工作向大家做个简要汇报:
为深入贯彻国家和我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和北京市委市政府《关于大力推进首都学习型城市建设的决定》(京发〔2007〕7号),表彰热爱学习、践行 “爱国、创新、包容、厚德”的北京精神,积极参与学习型城市建设工作的市民先进典型,充分发挥广大市民在首都学习型城市建设中的主体作用,进一步发挥首都丰富的教育科技文化资源优势,在全社会营造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良好氛围。自2009年起,北京市开展首都市民学习之星和学习品牌的评选认定工作。目前我市已评选了500名首都市民学习之星,100个首都市民学习品牌。
一、开展评选认定工作有力地推动首都学习型城市建设
2007 年北京市委市政府颁布了《关于大力推进首都学习型城市建设的决定》,明确提出“要建立覆盖全社会的终身学习服务体系。充分利用首都教育、科技、文化资源优势,形成覆盖城乡、面向市民的终身学习网络和服务平台。充分利用北京高校的智力资源,建立市民大讲堂,广泛传播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和科学技术知识。整合政府、行业、企事业单位的教育资源,各类学校和培训机构面向社会开放学习场所和教育设施,开设适应市民学习需求的专业和课程,开展多种形式的学习和培训活动。逐步扩大市、区两级图书馆、博物馆、科技馆、美术馆等公益性文化设施向市民免费开放的范围,扩展各类科技和文化设施的学习服务功能。并建立先进典型的表彰奖励制度,评选”首都学习之星“,宣传和表扬先进典型”。
经过几年的努力,北京市学习型城市建设取得很大进展,较好地服务了市民全面发展和首都各项事业的需要。基本形成覆盖城乡和各类群体的终身学习服务体系。市民文明程度、学习热情显著提升,2012年北京市家庭教育文化娱乐服务支出占消费性支出的比例为15.4%,是既食品、交通通信之后,居民第三大消费性支出。学习已经成为首都市民的自觉行为和生活方式。
二、具体做法
一是制定评选认定标准,明确申报条件。为贯彻落实《决定》精神,2009年北京市学习办印发了《关于开展首都市民学习之星评选工作的通知》及《关于开展首都市民学习品牌认定工作的通知》。明确了评选范围、申报条件及认定标准。
二是申报程序。学习之星申报工作采取个人自荐、社会举荐、组织推荐三种形式。组织推荐由各行业系统、各区县、各高等院校、各中等专业学校推荐,有明确的推荐意见;个人自荐、社会举荐采用网上申报方式。
学习品牌申报工作采取组织推荐与单位自荐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三是评选办法。市学习办组成专家评审小组,按照“首都市民学习之星”的申报条件和个人事迹材料及“首都市民学习品牌”认定标准,进行初审,确定候选人及候选单位名单,并通过媒体进行公示,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公示期满后,报北京市建设学习型城市工作领导小组审核,确定人选及单位名单。
四是建设管理。学习品牌一经认定要及时向社会公布开展终身学习服务的时间、地点和内容及参加学习的方式等信息;定期向市学习办报送年度工作计划、工作简报和总结;并积极参与市学习办组织的经验交流和公益性学习服务活动。
五是宣传表彰。我市每年在《现代教育报》《学在北京》周刊及北京学习型城市网上深度报道首都学习之星及市民学习品牌的典型事例,并在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上开幕式进行表彰奖励。获得学习之星的个人每人奖励一台便携式笔记本电脑,获得学习品牌项目单位将给与建设经费。
三、成效和展望
经过5年的评选与培育,北京市涌现出一大批市区两级学习之星和特色鲜明的学习品牌。他们已成为首都学习型城市建设的重要成果。
(一)树立了一批市民学习之星
在区县、行业和单位推荐的基础上,北京市每年评选认定100名“首都市民学习行之星”,并给予表彰奖励,市教委通过拍摄建设学习型城市专题片,在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上制作展板等形式在深度报道广为宣传他们勤于学习,努力钻研业务,勇于创新的先进事迹。
(二)培育了一批特色鲜明的学习品牌
北京市在充分利用各方面资源,有效服务市民终身学习的过程中,注重特色学习项目建设,评选出了100个特色鲜明、具有示范作用、覆盖各方面学习领域的公益性 “市民终身学习品牌”项目。初步形成广泛传播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和科学技术知识的中华文明大讲堂、科普大讲堂系列,提升劳动者就业创业技能的青年夜校、巧娘工作室、农村科技服务港等劳动者素质工程系列、提升城市文明程度和市民生活品味的幸福运动讲习所、书香怀柔文明生活系列等品牌系列。依托这些学习品牌,广泛开展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学习服务和教育培训活动。
(三)扩大了学习型城市建设的参与率
学习型城市建设要实现“学习和创新成为首都发展的重要理念和市民的普遍行为。基本形成人人、时时、处处学习的社会氛围,多数市民把学习作为一种生活方式”的目标,就必须扩大学习型城市建设的参与率,吸引越来越多的市民进入到终身学习的行列来。而充分利用各方面资源,建立市民大讲堂,广泛传播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和科学技术知识,开展多种形式的学习和培训活动,开展科技周、学习周、文化节等活动,形成浓厚的学习氛围,是提高学习和建设的参与率的重要途径和方法
(四)充分发挥学习之星和学习品牌的作用
首都市民学习之星和学习品牌的评选认定工作,已经经历了5年的时间。下一步的工作要以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精神为指导,充分发挥首都丰富的人力资源和学习资源优势,设立“学习之星下社区”、“学习之星进学校”、“学习品牌示范项目”等活动,构建成多形式、多层次、开放性、多样化的终身教育体系,建成人人皆学、时时能学、处处可学的学习型城市。让北京成为以现代终身教育体系和学习型组织为基础,以广大市民的良好素质为支撑,教育事业最发达、学习资源最丰厚、学习氛围最浓厚、学习条件最优越、优势人才最集中、能够通过学习带动各项工作创造一流业绩、充满创新精神和发展活力的知识化、国际化大都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