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指导
  • |
  • 中国成人教育协会主办

东莞十年打造“图书馆之城” 全民阅读氛围日益浓厚

来源: 南方日报    发布时间:2015年06月19日

990d848148ed9d1bf38b75e0250a_1_0.jpg

  近一个月来,一本名为《东莞探索——成长奇迹背后的密码》的书在政府部门、市民之间,掀起了一股阅读热潮,新鲜热辣的5000本书已被抢购一空。该书由东莞市委宣传部、南方日报珠三角新闻部联合编著,南方日报出版社出版,全面总结梳理了改革开放以来,东莞在行政体制改革、产业转型升级等10个具有代表性领域的创新。

  《东莞探索》一书是了解东莞改革开放历史、市情的一扇窗口,也是反映东莞全民阅读的一面镜子。

  不久前,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闭幕后的中外记者会见会上,国务院总理李克强谈及“全民阅读”连续两年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的原因,希望全民阅读能够形成一种氛围,无处不在。

  事实上,从2004年打造“图书馆之城”开始,东莞便以打造“学习型城市”为突破口,系统地推进“全民阅读”工程,逐渐形成了浓厚的城市阅读氛围,其中2014年东莞市民从图书馆借阅396.1万册,而在当当网的图书购买数量位列全省第三,位列“非直辖城市图书消费十大城市”第十位。

  可以说,东莞构建的“全民阅读”体系和一组组震撼的数据,再次有力地回应外界的质疑,证明东莞的城市文化魅力。

  24小时自助借阅实现全覆盖

  市民阅读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无论是流通人次,还是外借册次,均在逐年递增。其中,2014年东莞图书馆总分馆流通人次达713万,外借册次396.1万。

  当时针指向21时,忙碌了一天的东莞图书馆正式闭馆,很多市民纷纷收拾行李,走进该馆旁的24小时自助图书馆,继续阅读。据了解,全市的20个24小时自助图书馆就像一座座城市灯塔,伴随夜读者泛舟书海,寻找精神的宁静、人生的方向。

  今年春节前,经过重新装修扩容东莞图书馆的24小时自助图书馆开放,从原来的100多平方米增加到现在的680多平方米,藏书从原来的1万多册增加到现在的4万多册。新自助图书馆受到市民的欢迎,春节的10天时间里,就有4万多人次进入,借走了1万多册图书。

  透过24小时自助图书馆的使用情况,东莞全民阅读的热情可略窥一斑。

  在过去相当长的时间内,东莞一直被外界认为是“文化沙漠”。进入新世纪以后,东莞开始暗暗发力,用实际行动为自己正名。因此,东莞提出了“文化新城”的战略,其中着力打造“图书馆之城”,努力构建“全民阅读”、“学习型城市”。

  “图书馆之城”的首要条件就是要为市民提供阅读场所。其中,在行政中心广场兴建了东莞图书馆新馆,总建筑面积为44654平方米,投资1.73 亿元,2005年9月28日正式开馆服务。随后,东莞开始打造东莞市总分馆体系,包括1个总馆、51个分馆、102个服务站,覆盖了全市32个镇(街),并进一步把图书馆的“触觉”延伸到村(社区),实现了镇(街)24小时自助图书借阅,公共图书室、公共电子阅览室的全覆盖。

  一流的硬件,吸引市民源源不断地走进图书馆。从东莞图书馆总分馆2009至2014年流通人次和外借册次的统计数据来看,市民阅读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无论是流通人次,还是外借册次,均在逐年递增。其中,2014年东莞图书馆总分馆流通人次达713万,外借册次396.1万。

  有项调查显示,近七成的市民每月最少阅读一本书。东莞图书馆的借阅记录则显示,一名市民一年到图书馆借阅了334册书,差不多平均每天借一册。

  东莞图书馆读者服务部有关负责人说,近年来,来到图书馆读书的市民越来越多,经常可看到市民拉着小拖车来借书。

  政府部门积极引导全民阅读

  图书馆总分馆体系的搭建,培育市民养成了阅读习惯。与此同时,东莞还想了很多办法,举办了很多活动,构建了政府和事业单位引导、民间响应的立体式全民阅读体系。

  在政府和事业单位引导方面,从东莞图书馆落成的那一年开始,东莞读书节就成为爱书人的狂欢节。至2014年东莞读书节已经举办了10届,其中全市性重点活动214项,参与群众3483万余人次,掀起了全民阅读热潮,营造了人人读书、人人学习的城市风气。

  图书馆的另外一个举办了十周年的活动品牌“市民学堂”,则被市民称为“知识加油站”,已累计举办各类讲座、报告、培训、沙龙活动逾2000场次,直接受众近70万人次。其中,460余场公益讲座直接受众为12万余人次,800余场生活课堂直接受众11.3万人次,300期技能培训班受众学员达 3万余人次……

  让不少热爱阅读的市民感到欣慰的是,东莞市委书记徐建华也高度重视读书工作,并带头在东莞领导干部开展读书学习,坚持每月向领导干部推荐两本书,定期举行的市领导“闭门读书”活动,成为读书心得交流、思想观点碰撞的盛宴。

  他在不同的场合强调说,领导干部必须时刻保持一种“本领恐慌”的危机感,把学习作为履行领导职责的第一需要,把学习作为提升执政水平的关键举措。各级领导干部要多读书“补钙”,努力从读书中学习新理念、新知识、新方法。

  据统计,2012年至今,徐建华已经向东莞领导干部一共推荐76本书,包括经济科技类、社会管理类、政治行政类三大类,还有不少国内外学者专著及党和国家重大时政解读。其中,今年1至2月,徐建华就推荐了《中国经济新常态》、《赢在自贸区》等4本图书。

  公益机构营造良好读书氛围

  在民间响应方面,随着读书氛围也日益浓厚起来,在医院、学校、工厂等各个行业和单位,越来越多的人组织读书活动和读书会。

  受到城市阅读氛围的影响,去年年初,当房地产红红火火时,吉林大学文学硕士孙相宁毅然从一家地产公司离职,注册成立了一家非盈利民间组织春田公益服务中心,主要职能是辅导少儿的阅读和写作。

  孙相宁说,在平时的工作中,她感受到东莞越来越浓厚的读书氛围,但是很多家长不知道从何入手,来引导小孩子读书、交流和分享。因此,她创办少儿读书公益服务机构,希望引导小孩学会阅读、享受阅读和写好作文,并引导家长一起阅读,营造更浓郁的读书氛围。

  半年多时间里,孙相宁的公益服务机构已经吸引了20多名孩子参与阅读分享,其中有一名小孩让她印象深刻。住在东泰花园的一名母亲平时太忙,没有时间陪读,偶然让小孩参加了孙相宁的读书分享会,却意外地发现小孩浓厚的读书兴趣和灵性,感到十分惊喜和感激。

  孙相宁说,今年她计划把东莞孩子的读书经验与云南大理落后地区的小孩分享。目前,她已经联系了大理的一家公益组织,准备进行捐书助学,即把东莞孩子们读过的书送到大理,让东莞的阅读氛围传递到大理,彼此分享,共同提升。

  良好的阅读习惯,也激发了市民的图书消费力。今年1月初,知名图书电商当当网发布“2014中国图书消费报告”,广东成为全国最爱买书的省份。其中,东莞以年购书总量4757064册,位列“非直辖城市图书消费十大城市”第十位,在省内仅居广州、深圳之后,是进入该榜的两个非省会城市之一。

  让外界感到惊讶的是,东莞人一年的图书消费量竟然超过了江西、广西、云南等13个省(自治区),但东莞市民旺盛的图书购买力,恰恰说明城市全面阅读的盛况。

  全民阅读折射东莞城市文化转型

  东莞已形成一股全民阅读热潮,购书、读书一改城市风气。阅读改变了每一位市民,也改变了这一座城市。

  熟悉市民阅读习惯的东莞市党校教授刘建中说,近年来,东莞已经形成了一股全民阅读热潮,购书、读书和用书一改城市风气,促使东莞的文明程度、市民素质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他说,全民阅读反映市民观念的变化。以往,一些市民有一笔钱,可能不会用来购买书,而是下馆子吃一顿好的。现在恰恰相反,在物质丰富之后,很多市民更愿意读书,追求精神享受。

  他结合自身获得“全国首届书香之家”的经历说,他去年一年购买了300多本书,并逐一进行了阅读,平均一天读一本书。同时,他创建了个人书吧“兰斋香语”,时常与书友“雅集”,一起读书、饮茶、品香和分享。

  值得关注的是,东莞的全民阅读体系不是静止的,而是随着市民阅读习惯的变化,东莞也正在做一些新的探索,例如适应互联网发展,东莞开发了学习中心,尝试构建新型的“学习城市”。

  东莞学习中心推进部银晶介绍说,从2011年开始,东莞启动了东莞学习中心的网络虚拟学习平台,“装进”了150万种图书、1万种电子期刊、2800万篇学术论文、13集视频、2000门网络课程,目标是培养市民的阅读习惯。

  启用至今,东莞学习中心已有超过100万的访问量。其中,市民可以通过高清网络电视,查看学习中心的资源;单独开辟了创意工作间,让市民的创意无限;接下来还将设置儿童创客中心,让更多儿童享受阅读的同时,发挥无限创意。

  在东莞镇街里,也涌现了一些适应新时期市民阅读的新鲜事物。

  譬如,2014年1月起,在东莞长安广场的一棵老榕树下,有一个远近闻名的“榕树下文化空间”。在东莞市对长安镇创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镇的验收过程中,长安广场“榕树下文化空间”被评为长安镇公共文化服务三大亮点之一。

  如今,全民阅读的城市氛围,让每位市民在不断的阅读、学习中得到提升,呈现出更佳的工作、生活和精神状态,最终合力,给这座城市的活力、城市和文明程度带来质的变化。现实的东莞,不再是外界刻板印象中的“遍地是工厂、村村有烟囱和处处冒白烟”,而是全民阅读、书香满城的文化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