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指导
  • |
  • 中国成人教育协会主办

山东:泰安市岱岳区“123456”工作法探索推进社区教育的岱岳路径

作者:李云涛   来源: 鲁网    发布时间:2018年11月27日

社区教育是构建全民终身教育体系必不可少的物质平台,也是共建和谐社会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方面。近年来,岱岳区社区教育以完善终身教育体系、构建学习型社会为目标,以“惠及社会”“惠及居民”“惠及学生”为导向,以学校与社区互动、双向开放、实现双赢为出发点,本着“在开放中求发展,在创新中求发展”的方针,大力践行“123456”工作法,积极探索推进社区教育的岱岳路径,极大满足了社区居民文化教育多样化的需求。因成绩显著,岱岳区先后被评为全省社区教育示范区、全国社区教育实验区、国家级农村职业与成人教育示范区。2016年9月,承办了全省社区教育现场会,同年荣获了全国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成功组织奖,区教育局被评为全国学习型部门。中国教育报以《岱岳区:学校做不了社区来帮忙》为题报道了岱岳区社区教育做法。

围绕一条主线,强化统筹协调。区委、区政府紧紧围绕统筹协调、整合资源这一主线,研究出台《推进社区教育发展的实施意见》,将社区教育工作列入全区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纲要,纳入各级领导任期目标,列入文明单位考核的重要内容,成立了由区长任主任的区社区教育委员会,统筹协调全区社区教育工作。镇(街道)也成立了相应的社区工作机构,以加强对社区各类项目培训的指导;区、镇(街道)财政按照常驻人口人均2元标准安排社区教育专项经费;区社区教育办公室加强对社区教育工作的管理,完善相关制度,制定各类学习型组织标准和社区教育评估细则,做到了年初有布置、年中有督促、年末有检查,目标任务明确、组织层层落实、定期表彰考核,分步有序推进。截至2017年底,全区累计评选学习型家庭2680个,学习型社区126个,学习型单位490个,在全区形成了政府统筹、部门配合、社区实施、群众参与、社会各界广泛支持的社区教育工作机制。

强化双向互动,促进家校共育。以各类办学机构为载体,以普及社区知识为目标,坚持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社区教育活动,努力打造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社区教育共同体。加强社区与学校的互动。区教育局出台《学校资源向社区开放的实施意见》,健全完善了学校、社区、家庭“三位一体”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网络;研究制定《学校教育向社区开放制度》,严格要求学校教育要和社区教育互相融合,共同做好社区教育工作。积极引导全区各学校通过在网页开辟家教专栏、家教论坛、家教博客等途径,大力普及现代家教理念、知识和方法;以中小学为阵地举办“家庭教育知识讲座”“学习方法指导讲座”等系列活动,以社区学校、民办学校为阵地举办“书画展”“腰鼓比赛”“中老年歌手比赛”“故事演讲比赛”等系列活动。加强社区与家庭、社会的互动。各级部门积极为社区教育提供服务,计生办到各社区宣传计生政策、卫生知识;综治办、司法所到各社区宣传司法知识;教育办公室指导各中小学、幼儿园普遍成立家长学校、家委会,在社区举办家庭教育讲座等。粥店社区探索推进的“教育共同体实验项目”被评为2017年“山东终身学习品牌项目”;祝阳镇社区教育中心邀请北京著名教育专家张恩勇作了“如何做最好的家长”专题报告会,有力促进了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最佳结合,祝阳镇被评为2017年“全国优秀学习型组织”。

健全三级网络,搭建学习平台。出台《职业与成人教育培训资源整合方案》,将全区各部门、行业、社群团体等培训项目统一归口到区社区教育学院,各镇街整合辖区内培训资源,依托镇街成教中心校成立社区教育中心,全区形成了以区社区教育学院为龙头、乡镇社区教育中心校为骨干、村居农民文化技术学校为基础的三级社区教育网络。区社区教育学院和各镇街社区教育中心都建立起了学校网站和数字化学习中心,充分利用各类资源,开展远程教育。区政府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社区工作,印发了《关于开展社区建设年活动的实施意见》;区教育局重点推动,组织学校师生任社区教育专兼职教师,指导社区志愿者工作;区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局、区职教中心暑期招聘近百名大学生志愿者,积极参与民生工程的调研和社区教育培训工作。

建设四支队伍,服务社区教育。整合社区人力资源,组建起了社区教育管理人员、社区教师、社区讲师团、社区志愿者等四支队伍。区相关部门、单位,镇(街道)以及社区居委会都确定专人负责社区教育工作;全区选出素质高、责任心强的教师,单独设编,派驻到社区教育中心担任教师;聘请机关、学校、行业有名望、有造诣的人士组成百名社区教育讲师团;将区域内热心社区教育、乐于奉献、有一技之长的能人志士组织起来,分别成立了区镇两级社区教育志愿者服务联盟。目前,全区已建成一支拥有社区管理人员145人、社区教师285人、社区兼职教师3000人,社区志愿者2万余人的社区教育工作队伍。他们以自己的热心、爱心、耐心和恒心,奔波于社区,活跃于居民楼院和各类课堂,成为社区教育的生力军。

突出五个中心,营造浓厚氛围。全区社区教育工作立足实际,以职业成人学校为平台,通过“五个中心”建设,积极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发改、财政、农业、人社等相关部门在项目立项、资金投入、人员支持、培训服务等方面各负其责、协调配合,有效推进了全区社区教育工作的开展。建设农村科技推广中心。按照“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广泛开展园林苗木、桑蚕种养、大棚蔬菜、生态农业等方面的中短期培训。全区累计培训各类人员达8万余人次。建设新型职业农民培训中心。以生产大户、科技示范户、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等为重点,开展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全区累计培训各类人员达1.7万余人次。建设农村劳动力就业指导中心。全区多所学校申请了省、市劳务输出培训基地、山东省阳光工程培训基地和就业与创业培训基地,构建了“招工—培训—输出—服务”一条龙劳务培训输出体系,现已培训安置农村剩余劳动力25000余人。建设农村党员干部教育培训中心。积极开展党员干部培训,80%以上的农村党员干部成为学用农业新知识新技术的骨干或领办创办民营企业。建设社区教育活动中心。各社区学校主动把“学校干不了、干不好的事”承担起来,积极探索四点半学校和留守儿童教育,利用周末和假期,开展拉丁舞、跆拳道、书法等各类特色培训,每年培训青少年20万余人次。各社区学校有针对性地对居民进行家庭教育、计划生育、普法教育、社会公德等方面宣传,提升了居民素质,促进了社会和谐,形成了尚文重教、尊老爱幼、和睦互助、遵纪守法的良好社会风气。

开展六进活动,彰显教育成效。全区社区教育工作广泛开展“名人名师进社区、非遗传承进社区、志愿服务进社区、全民阅读进社区、直播课堂进社区、特色培训进社区”“六进”活动,紧紧围绕绿色农业发展,依靠品牌战略助推农业转型升级,先后扶植起优质粮食、有机蔬菜、畜牧养殖、优质桑蚕、特色林果、有机茶园六大主导产业,建立了质量检测室,基地农产品实现了上市有条码、质量可溯源。全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4件,“三品一标”认证达到63件。其中,泰山南麓葡萄酒获得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岱绿特蔬菜、兴岳食品和金兰奶牛被省农业厅表彰为全省知名农产品企业品牌;大陡山村与山东农业大学、区农广校联合开办茶叶种植加工实用新技术培训,生产的“泰山极顶茶”获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