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指导
  • |
  • 中国成人教育协会主办

成人教育与社区教育的协同发展策略

作者:熊卫平   来源: 继续教育研究    发布时间:2016年06月14日

   随着社会转型和城市化进程的推进,社区的功能不断显现。受到国外社区教育理论的影响,我国部分经济较发达的城市及地区建立了社区学院或社区大学,并依托其开展社区教育或活动。从全国范围来看,实施社区教育工作的部门主要是各级的街道办事处或社区居委会。这些部门对社区教育活动的开展进行了有益的实践探索,同时也暴露出社区教育区域发展不 平衡、办学网络不健全、社区教育内容单一等问题。究其原因,各级街道办事处或社区居委会在全国范围内规模、数量有限,难以满足大范围的社区教育需求; 工作队伍的素质整体不高,难以提升社区教育内容; 教育资源有限,难以丰富社区教育活动。纵观发达国家的经验,要走出具有社区教育特色的路子,社区教育的发展除了各级政府的支持,必须依托一个相应的实体,如美国的社区学院、北欧的民众学校、日本的公民馆等。另一方面,我国成人教育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无论是规模、数量,还是管理机制、管理队伍、教学资源及师资等方面,都具备一定的优势。当前,成人教育院校普遍面临生源萎缩的境地,要克服困境,必须拓宽办学思路,谋求新的增长点。无疑,社区教育的发展为成人教育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成人教育与社区教育的协同发展将是一条互利互补的发展之路。

  一、成人教育与社区教育的内涵

  ( 一) 成人教育 凡是面向成人的系统的教育活动,都属于成人教育。成人教育具有广泛性、多元性、复杂性等特点。有关成人教育的内涵,国内外从不同的研究视角进行了阐述。纵观这些含义,有以下几点共识: 第一,成人教育针对特定的对象,一般指离开传统学校教育以后,或者是已经过了学龄期而无法进入传统学校教育系统进行学习的人们; 第二,成人教育已成为一种制度,许多国家将成人教育作为一种制度执行或是按照一定的法律或规则实施; 第三,成人教育包含宽泛的教育内容,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1972 年撰写的《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的报告书中所描述的成人教育,包括基础教育、补充初等教育或职业教育、延长他们现有的教育、提供进一步的教育; 第四,成人教育有着一定的目的和宗旨。1976 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19 届教育大会和1985 年第四次 国际成人教育大会通过的最后报告中指出,成人教育主要在于“使社会成员中被视为成年的人增长能力、丰富知识、提高技术和专业资格,或使他们转向新的方向……”。我国原国家教育委员会1987 年颁布的《关于改革和发展成人教育的决定》中则指出成人教育“能够直接有效地提高劳动者和工作人员的素质,从而可以直接提高经济效益和工作效率……”。

  ( 二) 社区教育 社区教育最早源于20 世纪初美国学者杜威提出“学校是社会的基础”的思想。随着社会的发展,社区教育的内涵被不断地丰富和完善,不同的国家走过了不同的历程,形成了对社区教育不同的理解。纵观国外发达国家的观点,具有代表性的主要有三种: 第一种是把社区教育界定为向社区提供教育服务的非正规教育,如美国、英国等; 第二种是把社区教育界定为社会教育,如日本; 第三种是把社区教育界定为民众教育,如瑞典、丹麦、挪威等。在我国,20 世纪80 年代主要从学校( 中小学) 与社区联系的角度去理解社区教育,把社区教育理解为通过社区教育委员会等组织形式的协调管理,以创造一种有利于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的宏观教育环境为主要目的的新型教育模式。之后,社区教育的视角转向大教育观念的社区教育,对象被扩大至社区的全体成员,而不仅仅是中小学青少年学生。社区教育是一个大教育概念,对于其内涵的理解众说不一。比较中外学者的研究成果,本文中社区教育是指以社区全体成员为对象,以提高社区成员的整体素质和生活质量,促进社区发展为宗旨的社区性教育活动过程。

  二、成人教育与社区教育的协同关系

  ( 一) 历史关联性 从历史渊源的角度分析,社区教育起源于成人教育。社区教育运动的发源地———北欧,其民众教育可以追溯到19 世纪中叶的群众运动,在工业化、人口增长和移民为特征的社会变化大环境下产生。群众运动提高了人民群众的政治意识及其对知识的渴望,进而推动了为大批成年人创办的教育和教学活动,构成了民众教育兴起的背景。社区教育发展水平较高的美国,最初的社区教育发端于“美国化”教育,即通过一系列民众教育、成人教育对大批移民实行“美国化”教育,从而实现个人完善,巩固国家政权。随后进行的社区教育便植根于成人教育,其对象都是成人。我国早期影响较大的社区教育则可以追溯到20 世纪2030 年代的乡村教育运动,其典型的代表如晏阳初的“平民教育”实验、梁漱溟的“乡村建设”实验、陶行知的“生活教育”实验等。这些乡村教育运动的教育对象都是成人,涉及教育、文化、生活等领域的农村社区教育内容,主要目的在于促进农村社会的进步。因此,无论是国外的民众教育、“美国化”教育,还是国内的乡村教育运动,虽然与现代意义的社区教育存在一定差距,但毫无疑问是现代社区教育的发展源头,同时也揭示了成人教育与社区教育的历史关联性。

  ( 二) 教育对象交叉性

  从教育对象的角度分析,成人教育与社区教育存在交叉。社区教育的对象是社区的全体成员。成人是社区成员的主体,针对这些成人的教育是社区教育的主干部分。社区文明程度的提高,主要取决于成人。成人是社会责任的承担者,同时也是人力资源的主体。从根本上说,国家的发展,学习型社会的建设及终身教育体系的构建,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以成人为主体的 全民素质的提高和人力资源的开发。显然,在某一社区范围内,针对社区成人居民的成人教育与社区教育在教育对象上存在重合、交叉。社区教育与成人教育相结合,便产生了社区成人教育。换言之,社区成人教育就是面向成人的社区教育,是同社区的建设发展紧密相连,为满足社区成人不断产生的新的学习需求而组织的教育活动。

  ( 三) 资源互补性 从教育资源的角度分析,成人教育与社区教育互为补充。教育资源包含多种类型,主要有文化资源、人力资源、物力资源和信息资源。成人人教育院校现有的部分有形资源,如教师、管理人员、教室、图书资源等,除了完成传统教学任务外,富余部分可以为社区教育提供支持; 而具更大价值的无形资源如文化资源、成人教育管理经验、数字化教育资源等,则并不会因为一定范围内使用量的增加而带来负担,相反,会带来价值的增值。另一方面,城市化带来的一个结果———社区,无论是规模还是数量,都在不断刷新以往的记录。社区内集中了形形色色的受教育程度不同的居民,并且相当大一部分既有丰富的闲暇时间,又具一定的经济能力,如离退休人员、以照顾第三代为责的无职人员、待业人员等。新型社区虽提供了越来越好的硬件配套设施,但尚无力顾及这部分居民的精神与文化生活,他们有接受再教育的需求与能力。社区掌握着辖区内人员丰富的信息,如家庭、就业状况、受教育程度等,并与之有相对较密切的接触。因此,社区具有一定的组织与管理基础,为教育的开展提供了前提条件。而所有这些无疑为渐陷于困境的、以学历教育为主的传统成人 教育领域提供了发展与研究的新空间。我国的成人教育与社区教育具有天然互补性,它们之间的协同发展,势必使教育资源在经济与技术发展的新环境下实现优化整合,产生1 +1 >2 的倍增效应,并成为我国未来终生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的一个亮点。

  三、成人教育与社区教育协同发展的有利条件

  ( 一) 终身教育和学习型社会 自1993 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的《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中首次提出“终身教育”的概念以来,终身教育、学习型社会已作为我国的一项教育政策实行,并且不断深化、细化、实践化。1999 年,国务院批转的《面向21 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提出,建立“终身学习体系的目标”问题,指出“开展社区教育实验工作,逐步建立和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努力提高全民素质”; 2007 年国务院批转的教育部《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中明确指出: “加快构建现代化教育体系,积极推进学习型社会建设。( 1) 完善终身教 育体系。……( 2) 积极推进学习型社会建设。……构建学习型机关、学习型企业、学习型社区和学习型乡镇,努力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理念和良好社会风尚。……改革成人教育办学模式,大力发展多样化的继续教育和社区教育……”。因此,从近十几年我国的教育政策、党政报告可以看出,终身学习、终身教育、学习型社会已从一种思潮理念逐步转化为实践行动。成人教育、社区教育被认为是建设学习型社会,构建终身教育体系的重要途径,越来越受到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的重视。成人教育与社区教育的协同发展是国家的需要。

  (二) 创建学习型社区的共识社区作为特定地域空间的人的社会共同体,将成为人们终身学习的重要载体。一方面,经济体制的改革,改变了原计划经济体制下单位办社会的状况,城市职工由“单位人”向“社区人”转移,社区的功能不断被放大。社区不再只是人们居住的场所,而且还要承担起教育功能、服务功能、文化娱乐功能、交往功能等; 另一方面,社会转型引起城市结构变化,衍生出大量的单位以外的群体,如个体工商户、自由职业者、打工从业人员、退休人员、待业人员等,他们对社区产生了新的需求。社区是社会的基本单位,学习型社会的建设最终应落实到学习型社区的创建。社区教育作为社区可持续性发展的核心因素,是创建学习型社区的重要途径和内容。只有大力发展面向社区的教育,特别是社区成人教育,才能满足社会发展和人们日益增长的终 身学习需求。社区教育要发展,社区教育的理念要推 广落实,必须依靠一个实体机构。成人教育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无论是规模、数量,还是管理机制、管理队伍及师资等,都具备了相应的条件。因此,无论从理论层面还是实践层面,成人教育与社区相结合,形成优势互补,是创建学习型社区,构建学习型社会的必然选择。成人教育与社区教育的协同发展是社会的需要。

  ( 三) 成人教育发展的内在需求 我国成人教育几乎是学历教育的代名词,这一现象的产生有其历史原因。1977 年我国恢复高考后,为解决“文革”积压十年而突然崩发的求学需求,大批普通高校开始举办夜大、函大、脱产学习等多种形式的成人教育,为数以千万计的成人提供了在职取得学历的学习机会,1986 年成人教育实行全国统考以来的20年中就招生2400 万人。目前,我国成人教育已经完成了“补偿性学历教育”的特殊历史使命。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普通高校不断扩招,高职院校、独立学院、网络学院迅速增加,成人教育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危机。我国成人教育必须走出以学历教育为主的固有模式,及时调整办学定位和发展战略,积极发展学历教育以外的社区教育、职业培训、继续教育等。如上所述,社区内富足的,且有终身学习需求的成人群体为成人教育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成人教育与社区教育的协同发展是成人教育的内在需求。

  四、成人教育与社区教育协同发展的策略

  ( 一) 在理念上树立协同发展 当前,我国成人教育系统主要有函授、夜大、自考、电大、网络教育等形式,不管是脱产还是全日制,大部分都以学历补偿为最终目的。由于历史及体制等方面的原因,成人教育院校大多各自为政,较少与周边的企业和社区产生联系,“关起门来办学”。成人教育与社区教育要实现协同发展,必须从思想理念入手。首先,成人教育院校应转变办学理念和思路,突破封闭性和自守性,增强开放性和实用性,重视社会服务功能,特别是为周边社区服务的功能。学校从领导到管理人员再到教师,从上至下,都应树立服务社区的意识,从思想上建立学校与社区的链接和互动。其次,成人教育院校应加强社区教育理论研究,厘清社区教育的内涵、形式及管理模式,并从中寻找两者的契合点,从联合到整合再到融合,最终实现协同发展。再次,广开渠道,加强宣传。成人教育院校应主动走进社区,利用各种媒体及载体宣传终身学习、终身教育的理念,构建社区教育服务网络,为社区居民提供教育、培训及咨询服务,形成“时时可学、处处能学”的学习氛围,使社区居 民认识到终身接受教育的重要性,激发社区居民内在的自主性和积极性。

  ( 二) 在机制上保障协同发展 一是建立社区教育领导机制。成人教育院校应立足社区,组建专门的社区教育管理机构,以此作为链接社区和成人教育院校的桥梁,开通信息沟通渠道,搭建社区教育的服务管理平台。该机构主要职能: 负责收集社区成员的学习需求,受教育程度,学习时间等情况,并进行整理分类,向成人教育院校的相关部门提供信息反馈,协助其制定办班计划和规模,同时向社区成员发布办班信息; 负责接受社区成员的信息咨询和反 馈,定期开展社区教育活动的检查、总结和评价工作,做好社区成员与成人教育院校间的沟通协调,为教育活动的正常开展提供保障; 负责调查社区的教育资源及资源开发利用的情况,并提供归类汇总及实施建议,以便成人教育院校充分合理地利用现有教育资源; 负责开展公益性的社区文化、娱乐休闲活动。二是建立社会多方参与、合作机制。社区教育是具有区域规定性的大教育,它的发展需要多部门的参与。成人教育院校应走出校门,建立与社区内其他机构的合作渠道,如企业、机关、协会组织等。美国社区学院在这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据美国社区和初级学院协会( AACJC) 1978 年一项终身教育政策计划的研究表明,美国社区学院的合作单位非常广泛,包括当地和州的俱乐部、州和市政府机构、私人企业、其他教育机构及其他组织等; 合作内容包括分享设备和提供相互支持和赞助的课程; 合作形式以签订合约最为常见。走出学校直接到企业所在地开展培训活动是美国社区学院很重要的一项内容。我国成人教育院校应突破封闭性和自守性,积极开展与其他机构的合作,开拓“合约”服务的市场。三是建立评估激励机制。社区教育的发展需要科学、完善的评估标准来引导,需要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作为动力。成人教育院校应根据社区教育的实施对象、内容等要素,建立一套评价体系,由社区教育管理机构牵头,成立社区教育评估小组,建立半年或一年的评估制度。在激励机制方面,应广泛开展针对社区教育的课题研究、合作项目等形式,并提供经费保障。此外,应将社区教育的工作量列入管理人员、教师的考核体系,建立相应的考核标准,以激发教职员工的内在动力,通过行政推动的手段将其个人目标与工作目标结合起来,最终推动社区教育的发展。

  ( 三) 在资源上支撑协同发展 教育资源是成人教育与社区教育协同发展的物质基础和力量源泉。如上所述,成人教育院校与社区之间在教育资源上存在互补性。如何利用现有资源、开发实用性资源,是两者协同发展的关键所在。第一,建立共享机制,相互开放现有的教育资源。对成人教育院校而言,可以为社区提供: 硬件资源的开放,如教室、机房、语音室、图书馆、球场等; 软件资源的开放,如网络课程、学习手册等。对社区而言,则可以为成人教育院校提供社区居民的需求信息,就业情况等。第二,整合现有教育资源。成人教育院校原有的教育资源都是学历补偿教育模式下的产物,如果将其死搬硬套在社区成人教育中,显然是不合适的。成人教育院校应针对社区居民的需求,将这些资源加以分类,有选择性地整合、使用。社区中的现有资源往往种类繁多,而且以分散的形式存在。这些资源的利用,更加需要科学地整合。第三,开发专门的社区教育课程。课程是社区教育内涵发展的核心领域,是开展社区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依据。社区教育课程应以满足社区居民的需要及实现社区教育目的为宗旨,重视理论性、知识性,同时更应重视技术性、实用性及活动性。第四,组建专业化教师队伍。社区教育的发展,除了要有丰富、专门的教育资源,还要有专业的人员去实施。成人教育院校应针对社区的需求,在充分利用自身教师资源的基础上,吸纳社区内其他专业人士如企业家、创业者、技术专家等作为兼职教师,组建一支专业化的专、兼职教师 队伍。社区教育的研究与理论主要来源于欧美等发达国家,以职后学历教育为主的成人教育则是新中国成立后在我国教育大环境下发展起来的,两者在当代经济发展及全球化的背景下产生碰撞,必将共同担负起构建我国学习型社会和终身教育体系的重任。成人教育与社区教育的协同发展,是国家的需要,社会的需要,更是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内在需要。社区为成人教育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反之,成人教育也为社区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二者相辅相成,互利互补,共同发展。值得指出的是,成人教育与社区教育的协同发展,还须在实践中经历磨合、整合、融合,最终在建设学习型社会和构建终身教育体系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