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指导
  • |
  • 中国成人教育协会主办

“社区第一课”让农民学过“上楼后的生活”

来源: 中国社区教育网    发布时间:2016年08月24日

   在城市化建设进程中,现代化小区拔地而起,农民住进了崭新的公寓楼,农民成为市民的角色转换过程中也带来系列问题和矛盾。

  一、背景

  昆山市淀山湖镇是江南美丽的名镇,紧邻风景秀丽的淀山湖而得名,早在1994年就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命名为“中国二十一世纪示范镇”。该镇经济社会快速发展,让越来越多的农民入住了现代化新型小区成为市民。2013年5月,占地面积达550亩,建有公寓住宅5630套的淀山湖花园交付使用,使1.5万余名农民入住。

  然而,农民“洗脚上田”却没有“换脑进城”。“农民上楼”之后文明意识和公共意识淡薄,不遵守交通规则、乱穿红灯,不信科学、搞迷信活动,红白喜事大操大办、讲排场铺张浪费,任意侵占公共空间和公用设施时有发生,随处倾倒垃圾,毁绿种菜、圈养家禽,脏、乱、差等现象随处可见。有部分农民上楼后其自身素质与建设文明小区、旧习惯与新环境不“匹配”,更与淀山湖镇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不相适应。新时代呼唤提升市民素质,建设文明和谐的社会。该镇社区教育中心审时度势创新推出“社区第一课”社区教育活动品牌。

  二、基本做法

  (一)举办“社区第一课”示范观摩活动

  2013年8月初,该镇举行了“社区第一课”示范观摩活动,邀请了昆山市宣传部、教育局、民政局等相关领导及镇有关领导,各村(社区)书记、宣传委员、拆迁户代表、党员代表、村民小组长代表参加。内容包括“看一段视频、发一本读本、听主题演讲、学专题讲座、讲自身感悟”。镇社区教育中心以《做尚美新市民,享现代新生活》作为“社区第一课”专题讲座,发放《淀山湖镇社区居民应知应会》、《淀山湖镇生态文明市民读本》,观看“细数小区不文明行为”视频,发布《淀山湖镇社区文明倡议书》。参会的许多农民感悟颇深。  

 “社区第一课”示范观摩活动

  (二)成立“尚德尚美”宣讲团

  “社区第一课”的开设,迅速得到了淀山湖花园入住农民的认同。为了推进“社区第一课”,扩大活动成果,该镇出台了《淀山湖镇文明素质提升工程3年行动计划》和《淀山湖镇文明小区入住十项目规范》,成立了“尚德尚美”宣讲团,在每个村、社区设立宣讲工作站,遴选首批宣讲团成员15名。宣讲团成员围绕思想道德、环境保护、安全、文明礼仪等一系列问题有针对性推出系列专题课,深入各村、社区巡回宣讲,同时还充当了群众与社区的沟通桥梁,及时将群众反映的问题反馈给社区,协助社区提升居民的社区归属感。

  (三)开设“市民课堂”

  2014年初,淀山湖花园社区开设“市民课堂”,定期邀请社区教育中心老师及社区内老教师、老干部、老专家为入住农民、学生开设讲座,宣传家庭礼仪、社会公德、低碳生活、环境保护等知识。指导入住农民全民阅读、文明上网,开展各类社区教育活动。“市民课堂”为入住农民接受终身教育的理念,创设了学习知识、谈心交流的场所。

  (四)举办社区文艺巡演活动

  借助“社区第一课”这个载体,该镇举办了“爱我家园 乐在社区”社区文艺巡演活动。2014年3月,开展“爱我家园 乐在社区”社区文艺首场演出,吸引了2000多人社区居民积极参与。巡演活动上,社区文艺队向参会者展示文艺表演,郑重地向全社区广大社区居民、中小学生发出倡议:尊师孝亲,热爱社区、助人为乐,诚信守礼,自强自立,用实际行动争当模范居民。  

 文艺巡演现场

  (五)多方宣传

  该社区组织发动社区党员、居民小组长、楼幢长、志愿者、热心居民60多人,分片包干进社区、入楼门、到家庭,发放《致居民一封信》1000余份,设立宣传点,悬挂宣传横幅10余幅,营造了支持参与社区综合整治的浓厚氛围。开展了“党员挂牌上岗承诺服务”,以党员的示范作用引导社区居民自觉养成良好的文明习惯。制作了文明创建宣传标牌装订在生活小区中,起到了很好的宣传教育作用。

  (六)打造道德建设品牌

  该镇利用“社区第一课”,打造“传播文明 尚德尚美”道德建设品牌。开展“文明礼仪学习行动”、“文明集体创建行动”、“文明行为培育行动”、“文明关爱传递行动”四大主题实践活动,推进文明道德行为的养成,宣传好人故事,亮化志愿服务。

  三、基本成效

  (一)提高了文明意识

  “社区第一课”的实施,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社区干部、居民自发地参与到该活动中来。该镇自2013年8月开展活动以来,开展各类宣讲、志愿者服务150多场,受教育居民10000多人次,在全镇范围内形成了“社区建设,人人参与”的良好氛围,提高了农民的文明意识,促进了农民向做一个文明市民的角色转换。

  (二)孵化了一批为民服务的文化品牌

  “社区第一课”的实施,从农民的根本利益出发,切实解决了社区建设存在的种种问题,孵化出诸多服务品牌:

  “社区早茶”老年特色服务活动,为前来“喝讲聚”的老人们提供心灵沟通的新天地。

  社区“金龙调解点”,选聘退休老民警、优秀沈金龙为矛盾纠纷首席调解员,并孵化出社区“老乡新娘舅调解室”、“宗教信徒调解室”等民间自治组织。

  创新推出了“金拐杖”、“老对老”、“银燕”三大志愿服务品牌。为社区老年弱势群体提供更多帮助。

  开展“寻找好邻居”活动,为新型社区和谐邻里关系的重塑造和文明社区建设搭建了新的平台。

  随着该活动在社区居民中影响力的与日俱增,“社区第一课”成为青少年学生开展爱心活动的实践载体,通过开展“小小楼栋长”、“绿色社区我维护”等未成年人主题实践活动,有效加强了校社共建创新德育平台建设,有效地引导学生进行社会道德实践提高其参与社会实践的综合能力,促进了学生的身心发展。  

 社区活动现场

  四、分析与启示

  “社区第一课”活动实施过程中碰到诸多突出的问题,比如:提高农民的社会适应能力,由“传统农民”向“现代市民”转型的问题;社区居民“老有所为”、“老有所学”的问题;如何保护生态环境,美好家园的问题;如何保护和传承乡土气息的传统文化的问题;农村的一些不文明的不良习俗、封建迷信、赌博麻将等一时台头问题,这些亟待解决的问题需要通过教育来引导,迫切需要我们认真踏实去做。这些问题光靠社区教育工作者的热情还不够,社区教育工作者面对社区居民的困难要多交流,多了解,多做深入细致的沟通,去发现农民的需求。还要创新一些教育方法,帮助农民以改善生活方式,提高社会生存能力,实现从农家小院的个体自由型向和谐社区的集体组织型转换。正如昆山市宣传部副部长、文明办主任金建鸿说的“把农民变成新市民,把农民小区建成文明小区,提高他们的整体素质,不仅是身份和环境上的改变,更重要的是,要深刻影响和改变人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这对提升人口素质和地区文明程度起着潜移默化的促进作用。‘社区第一课’通过这种方式教育农民、服务农民,实现由‘送’文化向‘种’文化的转变。”

  社区教育涉及面宽、教育对象复杂、组织难度大。要靠多方面的资源整合,社区教育工作者要在服务上做文章。依靠市民学校、老年大学、青少年校外辅导站等,提高老年人与青少年的社会活动能力和社会生存能力;通过学历培训、职业技能培训和各类休闲娱乐活动,来提高农民和外来民工的科学文化知识、劳动技术能力和社会生存能力;通过各种教育载体,帮助农民树立互敬互爱、和睦共处、文明礼貌的良好风尚,以确立新的礼仪规范和风俗习惯,以建立新型邻里关系,推进和谐社会建设。淀山湖镇宣传委员顾剑作了深刻的点评:“要通过‘社区第一课’活动,不断强化服务功能,增强居民对小区的认同感、归属感和同驻共建的意识。针对居民素质普遍不高的情况,把实现从农民向新市民的转变作为一项重点工作来抓,开展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宣传教育活动。如利用“市民课堂”、“社区第一课”等宣传教育阵地,对社区群众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科普教育、职业技能培训等素质教育;大力发展广场文化、楼道文化,广泛开展丰富多彩、独具特色的群众性文体活动,吸引社区居民远离不良的生活方式,主动参与到健康的业余文化活动中去,进而激发群众热爱家园、参与创建的热情。”

  五、今后发展

  近日,“社区第一课”各种活动正在如火如荼地开展,并形成了许多长效机制。我们相信通过专家、指导老师和志愿者三支队伍,充分利用“社区第一课”这一平台,通过富有成效的组织、宣传和发动,激发广大农民参与社区教育与社区服务的热情,引导农民适应城市化的生活,养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开展有益的活动,使广大农民在活动中学习知识、陶冶情操、提高素质。

  另一方面,社区教育工作者还要不断创新社区教育新途径和新方法,积极服务群众,帮助农民转观念,去陋习,在努力提高农民素质上发挥作用。真正把“社区第一课”建设成为社区居民喜爱的品牌。(江苏省昆山市淀山湖镇成人教育中心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