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指导
  • |
  • 中国成人教育协会主办

城市化进程中的学习型城市建设

来源: 大连日报    发布时间:2015年06月17日

  “学习型城市”最早源于“学习型企业”或“学习型组织”。上个世纪50年代早期,世界第一部通用电脑“旋风”创制小组的领导者——美国麻省理工大学佛瑞斯特教授,发现企业存货信息是一种动态系统结构,需要不断地反馈、学习、调整,未来的企业应该是一种层次扁平化、组织信息化、伙伴学习化的“学习型企业”。后来佛瑞斯特的学生彼得·圣吉将这种学习型企业理论化为“学习型组织”学说。

  “学习型城市”绝不仅仅意味着号召大家学习,其实质应该是指,当代的城市再也不能单纯依靠土地拓展、人口集聚、炼钢火炉来发展了;如今的城市应当建立在现代科技、信息技术、数字技术以及不懈的创新动力的轮子上,才能有新的发展。媒体报道,2013年中国亿万富豪排行榜前7位都是地产商,而美国前2位富豪一个是比尔·盖茨,一个是巴菲特。在中国还热衷于依靠消耗土地等不可再生资源集聚财富的时候,发达经济体却在通过信息技术、金融技术来创造财富。这就是差距!这就是为什么许多城市如今大多被雾霾笼罩久久难以逝去,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步履蹒跚,城市创新见亮不见影的原因。因此,不懈的创新才是“学习型城市”建设的核心。

  如今的时代,是创新主导世界的时代。跑马圈地,平地起高楼,七通一平,固然可观,但5年后呢?可见,如今建设“学习型城市”,首先要搞懂:城市化不等于水泥化;工业化不等于传统工业化,而是新型工业化。我们要学什么?首先要学的就是,现代城市必须安在创新的轮子上。我们要学会以技术进步为基础的城市建设路径,要学习新的打法,要学习新的招商思路,要有远见卓识的超前产业发展思路,要有品质城市的经营理念,要有现代的农转城的格局意识,而不是满足于农民“被上楼”。

  城市化必须学会自我超越。彼得·圣吉在构造他的学习型组织中,提出了“五项修炼”。其中,首先一个就是“自我超越”。自我超越,首先就是要“跳出自我看自我”。圣吉的自我超越是指能突破极限的自我实现或技巧的精熟。突破自我极限,即突破自我经验或书本知识,与时俱进,与现代城市化进程一致。中央提出的新型城镇化,新就新在不谋求“摊大饼”、上大项目、建超大规模城市。城市化也不是全铺水泥,不是要消灭农民、消灭农业、消灭农村。

  城市化必须学会改变思维定势。“心智模式”和“系统思考”是圣吉的创造,比较深奥。其实就是指思维方式和非线性思维。传统工业时代的思维方式比较粗放和线性,它重规模、数量、速度、共性化,较为忽视质量、集约度、精细化和个性化。在一定的目标管理体制下,会形成外延式扩张冲动的思维定势,难以选择和实施集约化、精致化的工作思路。城市化之所以被国人普遍误认为是“开疆扩土”,就是这种传统思维方式作祟。改变传统思维定势的最鲜明的趋向,就是人类社会如今已经跨入后工业化时代。例如,依托互联网、传感器、现代信息技术发展起来的物联网产业正成为新一代产业发展空间。在这个网络中,人们可以通过手机实现“智能家居”、“智能养老”、“智能交通识别”乃至“智慧城市建设”。2010年6月22日在上海开幕的中国国际物联网大会指出:物联网将成为全球信息通信行业的万亿元级新兴产业。在2012年,中国物联网产业市场规模达到3650亿元,比上年增长38.6%。2012年2月14日,中国的第一个物联网五年规划——《物联网“十二五”发展规划》由工信部颁布。如此时代,我们的城市化、工业化是否该考虑逐步改变单纯依靠“秦砖汉瓦”、钢筋水泥来开疆拓土的产业路径了?

  城市化必须唤起人们的共识。圣吉将“共同愿景”和“团队学习”列为“五项修炼”的组成部分。这种修炼可不是个体行为,需要动员和宣传。城市化是每个城市全体人民的事。我们要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城市,要迎来一个什么样的城市化,未必每个人都清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国家的目标。一个城市在发展质量效能、民生就业、生态环境这三位一体的指标体系中,核心就是质量——科技水平、产品质量、就业质量、生活质量、空气质量。为此,建设高品质的产业结构、高品质的城市管理、高品质的生活方式,应当成为城市发展共识。为此,全民都要学习,学习什么是绿色产业、物联网、智慧城市、创新型城市、服务型政府、品质城市。

  在城市化过程中改变思维定势,除了学习,还必须依靠体制机制的创新。圣吉指出,“学习型组织”在于结构创新。党中央已经明确提出,要改变惟GDP指标的考核方式。到了各个城市,也有个管理体制创新的问题。试想,如果城市化中新型产业园区不是由政府派出机构来组建管委会,而是采取类似于“张江高科”的“公司化园区体制”,即“民办官助”的企业化园区运作,还能够出现不管技术高低、污染大小,“捡到筐里都是菜”的招商大战吗?还会出现以牺牲土地收益、国家税收为代价的抢项目的恶性内耗吗?

  (作者系大连舰艇学院教授杜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