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指导
  • |
  • 中国成人教育协会主办

企业大学发展战略与运营模式实践思考

来源: 培训杂志    发布时间:2015年09月14日

  企业竞争的核心是人才的竞争,人才学习能力的持续提升需要专业高效的培训教育体系来支撑。企业大学作为企业与大学的有效结合体,在成立之初便被赋予了一定的战略高度。企业大学建立的前提是与组织发展战略进行对接,从人才储备上支持组织战略的落地,为企业绩效增长而服务、传播企业文化与推广企业品牌,服务企业人才成长。

  清晰的发展战略规划

  企业大学的卓越运营离不开清晰的战略定位与规划。

  首先,对人才的教育和培养是企业大学最基本的存在价值。企业大学通过整合企业培训资源,系统且有效地进行知识管理,传承带有企业基因的成功经验与思想,提高组织的学习能力和知识管理能力,最终实现组织目标。

  其次,企业大学的建立与发展一定要立足产业发展和组织战略,为推动战略实施制定相应的人才规划,从人才储备上为企业战略和文化落地提供有力支撑,紧密结合绩效,推进战略绩效主题落地。

  再有,企业大学应发挥对外合作的窗口作用,促进国内外科研、产业合作,在这个平台上,有效展示本企业文化、理念、品牌,从而增进合作伙伴相互了解度和信任度,开创战略蓝海。

  运营模式思考

  企业大学到底应该是成本中心还是利润中心,是企业大学负责人都在思考的问题。

  第一,企业大学不同于传统大学,其建立的大前提是需要对接组织发展战略,从人才储备上支撑组织战略的落地;

  第二,企业大学之所以可以称为大学,需要在组织模式、管理机制、职能行使等方面形成一个纵向一体化、具有横向协同性的有效组织架构;

  第三,从业务内容上看,企业大学根据具体业务特点划分,有倾向于组织内部人才培养的内向型,也有主要与业务伙伴互动的外向型。无论办学模式如何,都需要有一套完备的人才发展目标与路径、培养项目开发与设计,以及多元化的培养方法;

  第四,对知识资源的储备与管理,包括物化的知识和知识的传播载体,即师资力量的储备,软性的办学服务等;

  第五,企业大学是一个独立的职能架构,它本身需要有独立运营的系统和流程,形成一套完善的自我运转的工作模式;

  最后,企业大学的存在要有输出、有价值,企业大学无论被定义为业务中心还是成本中心,其存在的价值都需要涵盖以下四个方面——推动企业战略落地、为组织绩效增长服务、传播企业文化与推广企业品牌,以及帮助人才成长。

  与业务相结合是关键

  企业办大学绝不仅是企业大学本身的事情,而是需要企业内各成员单位联动,各方力量和资源有效结合,拧成一股绳。基于此出发点,大唐大学力图将全集团各所属单位纳入大唐大学的办学体系中,充分发挥集团各所属单位的专业力量,依托各自的业务特点,办出具有大唐行业特色的企业大学。

  大唐大学已经开始实践构建学院式的运营管理模式,建立专业学院,由集团内相关单位负责人担任学院院长,最终形成“大学中是大唐,大唐中有大学”的目标。集团相关部门或者所属公司负责人,作为大唐大学学院式架构中的院长参与授课,能够有效调动各专业单位的教育培训资源,服务全集团有需求的员工。学院式架构可以充实大唐大学的教育资源和教育力量,提升大唐大学的核心竞争力;学院式的管理架构使得大唐大学成为真正的“服务于企业员工”的大学,并在大学学习中发展企业、提升员工的通识技能和专业技能。

  校企联合培养的特殊实践

  当今的校企合作不再是单一地把高校老师请到企业讲课,高管也在受邀之列。国外企业的很多高管都能够到大学里做教授,给MBA和商学院的学生授课,是因为他们来自于企业一线,有着丰富的实践经验。企业大学的专业人士也需要让自己更加专业和强大,让大学教授们感受到在企业大学课堂上的、由企业内部讲师开发的课程完全符合大学的专业和标准。

  未来的企业大学

  企业大学既有企业的属性又兼具大学的特点。企业大学作为企业与大学的有效结合体,一定具备四方面的功能:企业战略的落地者、企业管理的提升者、企业文化的传承者,以及人才培养基地。我们不能关起门来培养自己认为有用的人才,一定要放开视野。企业大学校长一定要准时出席企业的各种会议,了解集团未来可能发生的一切,让企业大学真正成为企业核心竞争力与软实力的体现。

  为了在未来探索更多企业大学的发展途径,我们需要思考一系列问题:

  1.未来的企业大学能否兼并收购学历教育资源,开辟产学研一体化的路径?

  2.如果基于现在的战略做好成本中心,完善内部培训体系,不去市场化也不去经营,还可以发展吗?如果基于集团的发展,由成本中心转向利润中心,不需要集团的经费支出,照样为集团培养人才,你的企业大学能够做到吗?

  3.如果仅成为成本中心或利润中心其中一种,都不是企业大学发展的最好状况,我们是否可以探索更多的混合运营模式?同时,这个模式一定要能够支撑企业的人才发展和企业本身的未来发展。

  另外,将目光越过国内,我们还可以看到企业大学在国际上的发展空间。我认为国际化是企业大学未来的发展方向,当企业的国际资质和企业大学都发展到了一定规模,就可以开展国际合作。因为我们的企业和产品已经走出国门,国外市场已经打开。反过来看,如果让外国的员工在中国得到本土化,我们的企业大学可以承担起国际人才的培养,为企业开拓国际市场作支撑。

  我坚信,在一大批拥有教育强国梦同时又懂经营的专家、学者与企业负责人的共同努力下,国内企业大学的发展和培训的发展将支撑中国企业持续进步,支持中国的企业走向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