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香家庭讲述阅读故事
温馨的“书香家庭”
开发区社发局、文明办组织开展开发区首届“书香家庭”评选活动,共评选出10户有特色的“书香家庭”。他们中有藏书丰富,浓厚的家庭阅读氛围,常常一家人一起阅读:有“新杭人”代表的外来务工人员家庭;也有学习活动丰富多彩的下沙本土四口之家;有潜心学习创作的退休老人;有重视孩子教育,与孩子共同进步的年轻家庭;还有热衷公益,因读书成就自己事业的家庭……
谭淑姣家庭:
想做中西文化的融合者
谭淑姣和她的先生马辉都是新下沙人。马辉是高校老师,谭淑姣是英语阅读馆馆长,孩子马诗颜则是文海小学的学生。一个普通的三口之家,但家中的阅读氛围却不普通。
他们家中的书柜、沙发、窗台、床头柜等地都堆满各式书籍,总量有5000余册,涉及科学、艺术、历史、地理、心理、管理、育儿等各个领域。
马诗颜一出生,爸爸和妈妈就给她朗读各种经典名著,延续至今,他们对女儿的亲子阅读已经累计近千万字。她们的亲子阅读书目不仅包括中国经典著作,还有很多西方名著,并且多数都是英文作品。谭淑姣称,希望自己的女儿能学贯中西,成为两种文化的融合者。
每年寒暑假,妈妈和马诗颜一起制定阅读计划,读完一本书后,她还会和孩子一起写读后感。谭淑姣还发起共读计划,拟定阅读公约。从一年级开始,女儿就和几个小伙伴相约共读一本书,交流看法。在社区,她也帮助做一些阅读相关的公益活动,以节日为背景,开展母亲节、国庆节、万圣节、圣诞节等主题式阅读。
谭淑姣正是因为认识到阅读的意义,想让孩子能养成终身阅读的好习惯,所以开始了现在的工作,在英语阅读馆里开设亲子阅读指导课。目前,加入亲子阅读的家庭也从原来的十几户发展到现在的近千户,队伍十分庞大。
陆建芳家庭:
处处皆是学习之处
陆建芳有着18年办幼儿园的经历。丈夫热爱摄影,作品好评不断;大儿子喜爱书法,曾获省级奖;夫妻二人常与小儿子共读绘本,逐渐为他养成阅读习惯。
也许是由于职业关系,陆建芳喜欢和孩子一起阅读、学习和成长。她所创办的幼儿园,也是以书香为特色,不但购置一定数量的幼儿和幼教书籍,她们的团队文化也是积极乐观,虚心向学——不仅向书本学,更是向社会学,向幼儿学。
陆建芳说,晚上是他们一家的最好时光。摆着古色古香的家具、挂着耐人寻味的书法作品、各色书籍随手可取的书房,是他们晚饭后的好去处。她家阳台大大的景观伞下,无论春夏秋冬,是她与好友纵情阅读、分享心得的惬意场所。她家底楼还有一张四方桌、一个大书架、一块小黑板,这里,是她为未满3岁的小儿子布置的小型绘本阅读角。她还时常陪同孩子去图书馆共读亲子时光。
对她来说,与孩子一同阅读就是共享“天伦之乐”。这个乐趣不分场合,因为,只要有心,处处皆是学习之处。有趣的是她发现,前期的阅读培养,让初中在读的大儿子陆俞涛,在书法练习中也更加静心和得心应手。
热爱阅读的陆建芳还有一颗热切的公益之心。她利用自己的社会角色,召集师生义卖筹得善款,为贫困山区的幼儿园送去空调、书包、风扇等物资,为残疾居民送去轮椅,为附近的病残小学生送去救济金。听说自己母校需要教学用的多媒体设备,在建校50周年之际,她甚至个人出资购买赠送。
谈及此,她说,读书让她平静从容,它滋养着一家人的心灵,开启孩子的心智,所以也希望能尽一己之力,让更多有需要的孩子读到书、学到知识,这也是她作为一个幼儿园园长的教育理想。
薛承峰家庭:
古典“文艺”的践行者
薛承峰与爱人鲍文婕均就职于书画艺术学校,连女儿薛若溪的名字也带有几分文艺色彩。来自书香世家的薛承峰和家人,不仅是纸质书的终生拥泵,更对书法、国画、古琴等传统艺术形式如痴如醉。
谈起“文艺”,大部分现代人脑海里会跳出古典诗句、清冷画风、曼妙女子。但对薛承峰家庭来说,“文”和“艺”是实实在在的两件事。“我玩手机还不如上幼儿园的小朋友,电视也看得少,现在什么剧火,我都不知道。平时一家人就喜欢读读书、弹弹琴、练习书法和画国画。”
薛承峰家庭藏书2000册左右,涵盖艺术类、心理学类、文学类等。他十分推崇纸质书阅读,细嗅书香,记录所思所悟,是阅读带给他们家庭最大的乐趣。另外,他们家装饰布置传统而古朴,文房四宝样样齐全,仿若生活在古代。
看起来如此“不接地气”的薛承峰,就职于一所书画艺术专修学校,爱人鲍文婕担任该校校长。他们立志要把美,要把古典“文艺”——文学与艺术——践行到底,传承给下一代。
对女儿薛若溪来说,除了雷打不动的阅读之外,书法、国画也是她几乎每日必做的功课。她还在跟浙派古琴传承者章老师学习古琴。所以书香氛围下成长的薛若溪,弹得一手好琴,画得一手好画,浑身充满艺术气息。她心灵手巧,凭借着对手工的热爱,还构思各种服装样式,并把它们制成样衣。
薛承峰夫妇认为,现代文明高速发展,而中国古典文化如书法、国画、古琴等,讲究“静心”。他们热爱的这些古典文艺形式,能够有效地调适个人的身心状态,更有益于他们孩子的成长,激发她的创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