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指导
  • |
  • 中国成人教育协会主办

职教接地气 烧饼进校园

来源: 丽水日报    发布时间:2016年05月25日

  日前,缙云县职业中专“缙云烧饼创业班”的学生迎来了丽水一旅游公司招聘团队,其中7名学生得到了旅游公司的青睐,被提前“预定”。缙云县职业中专以烧饼为抓手,建立实训基地、编写校本教材,为更好地服务地方产业经济、传统文化的传承,培育缙云特色的“工匠型”人才。

  截至目前,省内外经授权的缙云烧饼规范门店达273家,截至2015年底6000人通过考核拿到“缙云烧饼师傅技能培训结业证”。夫妻档摊点遍及本地各个乡镇及较大的行政村,2015年总产值达7亿元。缙云烧饼不断探索地方小吃品牌化、标准化、规模化发展,要实现这些目标,关键在于产品层次的设计,专业人才的培养,地方小吃文化的传承。

  作为一所职业学校,缙云县职业中专一直以技能人才的培养为历史使命,让学生创新技术,传承技能。在缙云烧饼不断向品牌化、标准化、规模化发展的大背景下,缙云县职业中专也担负起了以缙云烧饼为代表的缙云特色小吃制作技能的传承和人才培养的责任。

  据了解,缙云县职业中专的“缙云烧饼创业班”在2014年9月设立,同年12月,“缙云烧饼”特色小吃培训基地(职专示范店)在学校揭牌成立,“缙云烧饼”进校园由此拉开序幕。

  “我们不是单纯地培训几名烧饼师傅,而是培养一批集聚地方特色的复合型人才,能够把缙云小吃文化传播出去的引领者。”学校副校长舒伟红说,“缙云烧饼创业班”的学生以“缙云烧饼”为核心,以中级厨师证为纽带,以缙云小吃为特色,用3年时间掌握各种缙云特色小吃制作技艺、酒店管理、市场运营及地方文化等知识,提升缙云烧饼的运营能力和品牌形象。

  正是基于此目的,才有了《缙云特色小吃制作》这本教材的诞生。为了让学生既能学习缙云的本土文化,又能有缙云特色小吃制作的实际操作能力,该教材不仅包含了黄帝文化、地方民俗等缙云民风民俗,还有缙云烧饼、面饺、特色小吃制作,缙云烧饼创业故事、品牌策划等内容。同时,《缙云特色小吃制作》的教材内容以缙云县烧饼办刊印的《缙云烧饼师傅培训教材》为基础,遵循“以职业能力为本位,以项目任务为载体”的原则,以学生就业为导向,以人的全面发展为中心,突出实践技能的培养,注重学生职业素养的提升。

  教材中的每一个项目分为若干任务,包含了学习目标、任务目标、资源准备、任务描述、任务分析等部分,以“缙云烧饼制作”为例,该项目又细分为缙云烧饼用具与材料、面团制作基本技法、烤制技法等任务。

  为了让该校本教材真正“落地”,缙云县职业中专的“缙云烧饼”特色小吃培训基地也在同年建成,该基地不仅面向“缙云烧饼创业班”的学生,而且对全校学生全员开放,全校学生在校期间都将进行为期一周的《缙云特色小吃制作》实训,也就是说,每一位学生在校期间都将进行缙云烧饼等缙云特色小吃制作的学习。

  连日来,学校的“缙云烧饼”特色小吃培训基地里,学生们都在反复练习做烧饼的各个流程,他们是在为考取“缙云烧饼证”反复练习。出身“烧饼世家”的14管理班学生吕钰茹说:“在学校里学到了包括烧饼在内的各种缙云小吃的制作,还学到了旅游经营管理等方面的知识。我家在壶镇乡下,今后我想组合在学校学的旅游、特色小吃等技能回家做民宿。”

  《缙云特色小吃制作》仅仅是缙云县职业中专首批校本教材中的一本,作为浙江省中职课程改革试点学校,缙云县职业中专全面推进职业教育选择性课程改革作为学校教育教学工作重点。包括《缙云特色小吃制作》在内的九本校本教材在2014年12月,被立项为省首批中职课改试点学校选修课教材。

  为编写出既能体现地方特色,又能受学生欢迎的校本教材,缙云县职业中专的首批校本教材分为四类:第一类以体现地方产业特点为主:缙云的带锯床、荧光灯产业占全国荧光灯生产的70%,而机电专业亦是该校的品牌专业,《走进电子世界》《我爱单片机》《趣味电子实验与制作》《趣味车工》四本教材;第二类以体现专业服务类:《校园生活中的会计》《计算机网络维护实务》;第三类以增强学生素养类:《民间故事与德智知·能·法》《校园邮记》;第四类则体现地方特色文化:《缙云特色小吃制作》,积极响应缙云县政府提出的打造以“缙云烧饼”为代表的缙云特色小吃文化,从黄帝文化引入缙云烧饼文化,深入浅出地介绍了烧饼、面饺、豆腐丸等一系列特色小吃的制作技法。

  “这九本教材既体现了缙云的地方文化特色,又接轨地方产业,说明学校专业教学的选择性、区域性,反映了教师较强的科研能力,更为学校进一步推进选择性课程改革的深入奠定了基础。”学校相关负责人介绍。

  “烧饼+专业技能+职业素养”,是缙云县职业中专探索创新的复合人才培养模式,目前,为了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学校增加了茶艺、插花、针灸等课程设置,一专多能,增加学生的就业优势竞争力。下阶段,学校还将不断完善相应素质课程和专业技能课程,促进学生工匠精神的培养。

  文/沈隽周如青麻锦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