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阜康:以查促改,推进职业培训工作
新疆阜康:以查促改,推进职业培训工作 为进一步加强对职业培训工作的管理,强化工作指导和监督,根据《关于对事业单位人员编制和职业培训工作进行调研的通知》(昌州人社传【2017】9号),结合《关于开展职业培训质量督查的通知》(新人社函【2016】527号),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阜康市对各培训学校开展年审工作,并对2016-2017年开展的职业技能培训、新成长劳动力专项培训、创业培训等培训质量进行自查。对培训任务完成情况、培训质量日常监督和随机检查、培训后就业创业情况、培训过程中的政策落实及国家取消434项职业资格许可和认定事项对今后培训工作的影响开展了自查,以查促改,全力推进阜康市职业技能培训工作。
一、培训工作基本情况
阜康市目前有7个乡镇3个街道,户籍总人口16.75万人。有汉、回、维、哈等26个民族。培训机构有4家,其中公办1家(阜康市高级技工学校)、民办3家(银河培训学校、金海培训学校、启程培训学校)。阜康市2016年开展各类培训8303人,完成目标104%。开展城镇失业人员培训294人,完成目标117.6%;开展农村富余劳动力培训1335人,完成目标119.2%;开展企业在岗职工培训6411人,完成目标100.2%;开展创业培训197人,完成目标131.3%;开展新成长劳动力培训196人。审核发放培训补贴1222250元,补贴人数1175人,鉴定补贴189900元,补贴人数1386人。审核发放新成长劳动力培训补贴1029990元,补贴278人。2017年截至目前已开展各类培训班22个,培训人数870人。其中,职业技能培训工种包括育婴师、家政服务员、手绣制作工、机绣制作工、服装缝纫工等5个工种,培训人数617人;创业培训25人;新成长劳动力培训工种包括维修电工、电工、汽车维修工、电子计算机调试工等4个工种,培训人数228人。
二、职业培训鉴定自查情况
(一)职业培训自查及年审情况
一是自查基本情况。2016年9月,根据新人社函【2016】527号《关于开展职业培训质量督查的通知》文件精神,阜康市下发《阜康市关于开展职业培训质量督查的通知》,并组织辖区内各技工院校、职业培训机构积极开展职业培训质量自查工作和培训学校年审工作。通过现场督察、资料检查、系统信息核对、就业去向回访以及培训满意度回访等方式,对各培训机构2016年开展的各类培训的培训任务完成情况、培训质量日常监督和随机检查情况、培训后就业创业情况、培训过程中的政策落实和补贴发放情况开展了自查。
二是自查中存在的问题。一是部分学校开班安全意识较差,特别是电工、焊工、烹饪等事故高发工种安全防范不到位。二是培训工种减少后,个别培训学校培训工种单一,培训数量减少,学校积极性受挫。
三是整改落实。1、加强督促落实,对电工、焊工、烹饪等工种培训安全不达标的全部停班整顿,严禁在村、社区、培训学校等安全不达标的场地开展电焊、电工、烹饪班。同时对银河、职专正在开办的相关班级进行停班整顿,待场地和安全标准达到要求后方可开班。2、积极协调,拓宽培训范围。认真调查了解,结合阜康市实际,积极申请增加工种,对取消工种对培训造成影响降到最低。
(二)职业技能鉴定机构自查情况
一是昌吉州第五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基本情况。鉴定所现有鉴定的职业(工种)39个,鉴定等级为初、中级。鉴定所现有专职工作人员8名、兼职财务人员2名、考评员65名、质量督导员4名。2015年—2016年鉴定人数2157人次,鉴定包括农艺工、果树工、蔬菜工等16个工种。
二是鉴定所开展自查情况。按照文件精神,第五鉴定所通过以查促改,推动鉴定工作全面发展。1、查规章制度,规范鉴定程序。为确保职业技能鉴定工作的有序性,使鉴定工作有章可循、有规可依,通过自查,及时制定完善了一系列规章制度,先后制定了《职业技能鉴定所质量管理手册》《职业技能鉴定所管理制度》、《职业技能鉴定所岗位责任制》、《职业技能鉴定考评员工作守则》、《职业技能鉴定考场规则》、《职业技能鉴定工作流程图》、《考评员管理办法》等多项规章制度。设置公告栏,公布了技能鉴定工种、收费标准,保证了鉴定工作规范、有序的进行。2、查考评员队伍建设,确保鉴定质量。为进一步加强考评员队伍建设,实施了“百名双师素质专任教师培训工程”,先后派出4名骨干教师参加了质量督导员培训;每年派出近十名专业骨干教师参加自治区鉴定中心举办的各工种考评员学习班;使考评员队伍增加到了现在的65名。近年来,学校每年派部分教师到企业实践,提高教师的实际操作能力,从而提高考评员队伍的素质,为职业技能鉴定提供了可靠的质量保证。3、查鉴定设备投入,确保鉴定质量。为进一步满足鉴定需求,通过逐年增加教学经费的投入,重点用于实训室、实训基地、校园信息网络等教学基础设施的建设,改善鉴定条件。目前,学校实训设备设施齐全、功能完备,基本满足了实践性教学和各类鉴定的需要,现有机电工程、旅游商贸、农林畜牧三大类专业实训室68个,教学用计算机504台,18个多媒体教室共有座位1200座,设施完备,校园网及自动化办公设备功能齐全,教学仪器设备总价值达933万元,完全可以满足各类职业技能鉴定的需求;学校在人力、物力、场地、时间上对鉴定工作给与了极大的支持,有效地保证了鉴定工作的顺利进行。4、查考务管理,规范考务流程。考务管理在职业技能鉴定过程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它关系到整个鉴定考核工作的成败,关系到考生的切身利益,最直观地体现了公平、公正的原则,五所通过严把三关:严把资格审核关;严把考试过程关;严把考评人员关强化考务管理,规范考务流程。5、查质量管理,杜绝违规现象。通过自查质量管理,建立了公告制度和投诉渠道,保证了考生的知情权,从未发生投诉事件;严格按照国家职业标准进行鉴定,从不超范围鉴定;严格按照有关规定颁发资格证;从不善自调整及格线,更没有为了提高及格率,随意调整试题内容。
三是存在的问题。1、职业技能鉴定管理方面机制尚不够完善,管理体系不够健全。2、农村富余劳动力对职业技能鉴定的重视不够,实践操作能力较差。3、随着阜康工业园区的逐渐扩大,鉴定工种等级已不能满足企业及新农村建设的需求,急需增加高级工鉴定工种。
三、职业资格改革工作情况
一是认真落实,及时宣传政策。通过下发和宣传《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关于印发进一步减少和规范职业资格许可和认定事项改革方案的通知》(人社部发〔2017〕2号),组织各培训机构对政策进行学习和解读,通过大力推进减少和规范职业资格许可和认定事项工作,持续降低就业创业门槛,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促进创业创新。
二是抓好落实,确保政策落实到位。1、对已经取消的职业资格许可和认定事项,该局组织四家培训学校进行专题学习和传达,对于取消的工种一律取消培训和鉴定。2、结合质量检查对各培训学校政策落实情况进行督查,对取消工种任在开班和鉴定的一律停止开班和鉴定,并进行整改,防止反弹或变相恢复。3、及时调节各培训学校工种,确保培训任务完成。在2016年年底,结合阜康市实际,在取消工种的同时,为各培训学校申报增加、服装缝纫、西式面点、保安员、养老护理、维修电工等11个工种,确保培训工作能够顺利开展。4、严格落实“考培分离”、“鉴培分离”,通过加强督导,严格落实培训与考试相分离,培训与鉴定相分离的原则,确保培训和鉴定质量。建立职业资格许可和认定事项清理规范长效机制,定期进行复查和监督。建立了公示制度和举报制度,对督查发现、媒体反映、群众举报的违规设置实施的职业资格许可和认定事项,发现一起,查处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