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入“四动能”让老年教育“别出新彩”

发布日期:2023-12-20

近年来,安宁市老年大学着眼于新时代老年教育事业的新情况和新问题,立足于发挥安宁市老年大学“领头雁”作用,利用学校师资力量、班委会力量、学员力量、管理经验,以及课程设置、教材建设等资源优势,在全校开展“主题活动”,就如何激发学员们“与时代同行”的内在动力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和探索,有效地提升了全市老年教育办学“软实力”和学校知名度。

2023年,安宁市老年大学在全校开展“践行党的二十大精神 奋进新征程——庆祝安宁市老年大学成立20周年”主题活动,如何运用更接地气、更易被接受的方式,让庆祝老年大学成立20周年活动入脑入心?安宁市老年大学采取“四举措”,激发师生们内在动力,不断展现“有作为有进步有快乐”的“三有”老人向着新目标,积极健康向上的精神风貌。

主题活动“讲起来”

为激励师生们以良好的精神面貌迎接市老年大学成立20周年,老年大学以教学班为单位,各班班委先后组织本班学员开展“我和老年大学的故事”主题班会,36个专业班级,主题鲜明,形式各异,内容丰富,别开生面。如:书法一班、二班和三班联合以研学形式组织了一次 “传承家乡文化、书写智慧人生”主题班会。一是参观并解读书画展中参展的书法作品,对所有的书法作品进行点评。二是参观温泉摩崖石刻。200多米长的崖壁、溶洞群与奇石之上镌刻着明清以来各时期文人墨客、绅士名流、书家名家遨游温泉所题的诗词书画、留言隽语160多幅,真、草、隶、篆书体笔力遒劲,气势磅礴,形成不可多得的碑刻长廊。让学员了解安宁市厚重的历史沿革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主题活动“唱起来”

开展“学唱校歌 传承校风”主题课前10分钟活动。除“千人传唱校歌”外,安宁市老年大学还精选了“祝福祖国”“红旗颂”“歌唱祖国”“不忘初心”等15首歌曲及音乐伴奏通过班级群定期不定期推送,方便学员学习。学员们也是群情激昂,踊跃参与,学员们在家里、小区里、公园里反复练习,努力用最饱满的热情、最嘹亮的歌声,来演唱这一首首经典红歌,抒发对党、对祖国的热爱之情,为安宁市老年大学20岁生日、献上自己最真诚的祝福。

主题活动“舞起来”

发挥班委会作用,组织好学员积极参加学校年末展演、参与其他单位组织的舞台巡演等形式推动主题活动深入基层、深入人心。7月12日一整天,安宁市老年大学在多功能报告厅举办了“学习党的二十大 舞动新生活”教学成果暨喜迎建校20周年汇报展演。920余名师生同台载歌载舞,46个由参演班级师生自编自导自演的节目一一亮相。用欢乐的歌声表达对生活的热爱,用优美的舞姿诠释幸福的生活。8月1日,安宁市老年大学舞蹈班和花灯班应邀参与东湖社区主办的“汇聚奋进力量 传承红色精神”主题文艺演出。舞蹈《云南的春天》、京剧《智斗》(选段)、舞蹈《领航新时代》等6个由学员们自编自导自演的节目赢得了台下观众的阵阵掌声。

主题活动“动起来”

安宁市老年大学按照“自愿参加、无偿服务、老有所为、志在奉献”的原则,成立了“安宁螳川银发志愿服务队”。学校每学期的开学报名和准备工作,他们积极参与;学校文艺汇演,台上台下都有他们忙碌的身影;师生教学成果展览,他们忙前忙后;到社区、敬老院演出,他们积极编排节目。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几乎学校的每一项工作和活动都倾注了志愿者们的心血和汗水。

参与公益演出是他们的工作重点。春节前,舞蹈班和花灯班先后参加“送戏进社区”文艺演出9场次;参与市文化馆主办的“送戏进校园”活动12场次;参与市文化馆组织的到鑫湖医院为住养老人们演出;连续13年携手多家单位慰问连然敬老院老人。

四个启示

一是激发了学员们“与时代同行”的内在动力。老年朋友虽然退休离开了单位和工作,回归了家庭,但谁也不愿意把自己关在家里做一个脱离社会、远离群体的“落伍者”和家庭的“守望者”。自从走进老年大学,通过参加学校的“主题活动”,他们好似找到新的组织和单位。不少老同学、老同事、老朋友重新回到了久违的“校园”,“欢聚一堂”,同时又结识了许多新的师生朋友,有了精神上的依靠和归宿,学习掌握新知识的兴趣更加浓厚。近两年随着智能手机的熟悉和掌握,学校和各班级的微信群已经普遍建立。现在如果有谁还不会用智能手机,还没有加入微信群,自己都会觉得落伍“赶不上趟”了。在微信群里关心时事政治、分享养生知识、相互传递信息、制作美篇画册、交流学习成果、微信红包转账、超市购物“扫一扫”,对越来越多的老年大学学员都已习以为常、不足为奇了。

二是促进了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安宁市老年大学围绕和紧贴教育教学工作开展“主题活动”,得到了师生们的一致响应。内容以展示和汇报学习成果为主,与教学课程安排相辅相成、相向而行、相得益彰,有效地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高。不少教师为准备 “主题活动”的参演节目,放弃休息,不计报酬,参加复习排练,有的还主动为“主题活动”创作和编排节目。许多学员非常珍惜在“主题活动”中展示自我的机会,有的自费购买服装道具,有的主动捐献服装或音响给班级集体,有的下课以后留在教室或利用周末时间进行复习排练,积极主动,乐此不疲。

三是增添了学员参与学校活动的兴趣。通过开展 “主题活动”,使不同年龄、性格、学历的老年朋友在老年大学校园里享受着不同的乐趣。有的在“老有所学”的过程中体验着“老有所为”和“老有所乐”;有的在“老有所为”的追求中享受着“老有所乐”;有的在“老有所乐”的参与中感受着“老有所为”。他们用“老当益壮”“追梦夕阳”的进取精神,坚持学习新知识、接受新信息、掌握新技能,永远保持着一颗年轻健康的心态,主动朝着时尚老人、新潮老人、最美老人的方向砥砺前行“追梦夕阳”。

四是培养锻炼了一支以班委为志愿者的骨干队伍。学校开展“主题活动”,离不开以班委为志愿者的骨干队伍。他们上课走在前,活动是主力,工作是骨干,行为是榜样。他们是凝聚学员、服务社会的桥梁和纽带,是老年大学“民主建校”的重要骨干和生力军。学校依靠他们的参与,发挥他们的作用,更多的学员朋友从他们身上看到“志愿者”的风范,受到“志愿者”感染,加入“志愿者”的行列,使老年大学的“主题活动”开展得更加丰富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