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浙江省龙泉市60周岁以上老年常住人口数已达到55900余人,占常住人口的22.47%。老年大学“一座难求”逐渐成为亟待破解的难题。
今年以来,龙泉市委老干部局、教育局、卫健局(老龄委)、民政局等相关部门组成老年教育联盟,一体推进老年教育场地、师资、课程等资源共建共融,促进县域涉老资源普惠共享,打造普惠式的“15分钟老年教育学习圈”。
通过阵地共建共享,龙泉市老年教育联盟打造“1+19+49”的三级办学网络,即1所县级老年大学、19所乡镇(街道)老年学校、49所村(社区)老年学堂。龙泉市老年大学发挥龙头示范作用,乡镇(街道)、村(社区)两级打造以党群服务中心为主阵地,集农村文化礼堂、文明实践中心、文化驿站、养老中心等为一体的老年教育矩阵,目前龙泉建立起“家门口老年大学”69所。
“我们还整合了教育、文化、卫生等领域优秀专业人才240人,老年教育教材课件305门,建立人才库、课程库,搭建优质老年教育资源集聚和共享平台。”龙泉市委老干部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为丰富课程设置、优化师资配备,老年教育联盟从校情、地情、民情出发突出优势特长,丰富办学形式。比如龙泉市城东社区老年学堂开创“学、养、医、乐”融合发展模式;安仁镇老年学校整合“仁山书院”,打造“书法圣地”;锦溪镇老年学校打造“银龄共富课堂”,实现低龄老年人“再就业”。
除了线下布局老年教学点,龙泉还注重数智赋能,打造老有所学应用场景“云上老年大学”,开发“手机端+电视端”服务平台,全程开展思政教育和专业课程学习。
“打好坚实的阵地基础,构建高质量教育服务体系,让老年人快乐地生活才是老年教育的题中之意。”龙泉市老年教育联盟相关负责人说。
老年教育联盟组建以来,通过资源整合,推进了龙泉市老年教育普惠共享,参与学习活动的老年人日益增多,注册学员数29294人。全市可提供学位数15780个,形成经常性参加老年教育13330人、成果数108292条。今年龙泉市创建浙江省优质老年大学分校(教学点)2所,丽水市级老年教育优质(示范)学校5所。
不仅如此,2023年以来,龙泉市相继举办“山水云泉景书画展”“全民健身健步走”“我在礼堂秀书法”、迎亚运文艺汇演等文化活动,老年学员参加省、市文体比赛获多个奖项。
随着越来越多的老年人沐浴到老年教育的普惠阳光,他们不仅增长了知识,甚至还能积极发挥余热,参与到矛盾调解、志愿服务等基层治理中去。
老年学员们广泛参与共富宣讲、科普培训、关心下一代等活动,深化“银耀共创”“银雁返乡”,建立银晖助企、助农兴农服务团队多支,为优化营商环境、农民增收等建言献策,精准指导。全市组建以老年学员为骨干的志愿服务队46支,参加各类志愿服务5000余人次。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龙泉以老年教育资源整合试点为突破口,探索出优质均衡、普惠共享的老年教育发展路子,探索构建“15分钟老年教育学习圈”,从“一座难求”到“普惠共享”,到2025年,35%以上的行政村(社区)建有老年学堂,经常性参与教育活动的老年人口将达到25%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