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指导
  • |
  • 中国成人教育协会主办

特朗普OR梁启超:最完美的家庭教育

来源: 博客    发布时间:2016年11月17日

   最近美国大选,特朗普除了"地产大王""商业大亨""演员""足球队老板"等等名号,最令人津津乐道的,还有他五个出色的儿女,特别是大女儿伊万卡,为父亲博得了极大的人气,将特朗普评为"最强老爸",一点都不为过。

  与此同时,在中国历史上还有一位好爸爸,九名子女个个成才,一家就出了三名院士,他就是梁启超。先来看看他的孩子们:长女思顺,诗词研究专家;长子思成,著名建筑学家、中科院院士;次子思永,著名考古学家、中央研究院院士;三子思忠,西点军校毕业,参与淞沪抗战;次女思庄,著名图书馆学家;四子思达,著名经济学家;五子思礼,火箭控制系统专家、中科院院士。

  如果跨越时间与地域距离,审视这两位中西最强老爸各自演绎的家庭教育,会发现其中各有特色,但又有着共同之处,从不同角度向人们展示了什么是完美的家庭教育。

Untitled.jpg

特朗普家族

  特朗普:有钱不能任性

  身为富豪,特朗普对他的孩子们最好的教育,就是"有钱不能任性"的观念。从特朗普的成长经历来看,这应该是一种家族传统。特朗普出生于德国移民后裔家庭,在记忆中,他爸管他管得特别严,少年时代的特朗普就汗流浃背地送过报纸。中学时,年仅13岁的他被父母送到了纽约军事学院 ,希望军校的严格训练能令孩子旺盛的精力有用武之处。

  在谈到家庭教育时,特朗普也强调:"我们给她足够的生活费,但绝不会让她要风得风,要雨得雨。" 他严禁子女吸烟、喝酒、嗑药,只提供生活费和教育费,孩子们得打工挣零花钱,甚至连电话账单都要自己付。伊万卡后来告诉媒体:"我不得不去挣钱,因为除了学费外,其他一切开销我都得自己支付。"

  这样的教育就避免了富裕家庭中的孩子最容易出现的问题:有钱任性,不能吃苦。事实证明,特朗普家族的孩子们长大后都非常勤奋且皮实,在他家干了 30 年的管家安东尼 · 塞内卡尔告诉纽约时报,他最佩服的就是特朗普一天只睡4 个小时,黎明前必定起床,看完报纸后打球,然后开始一天工作。而特朗普的女儿伊万卡亦是如此,一边管理公司一边还生了 3 个孩子,经常自己带娃,有媒体问过她一天哪来这么多时间,伊万卡的回答跟她老爸一样:我经常只睡 4 个小时,天不亮就起床跑步,跑完后就开始工作。

74a641f110b24d6c9cce4fb48feda824_th.jpg

梁启超家族

  梁启超:重品行轻功利

  相比之下,梁启超的家庭教育则兼具中西两种风格。与中国传统的"严父"有所不同,梁启超在教育方法上较为西式,对学习成绩要求宽松,更关注孩子的的心性、志趣、健康、幸福,尤其强调生活的趣味。

  他劝导梁思成:"思成所学太专门了,我愿意你趁毕业后一两年,分出点光阴多学些常识,尤其是文学或人文科学之某部门,稍多用点功夫。我怕你因所学太专门之故,把生活也弄成近于单调;太单调的生活容易厌倦,厌倦即为苦恼,乃至堕落之根源。" 与普通家长对于子女学习成绩的密切关心相比,他在《学问之趣味》一文中说:"凡人必常常生活于趣味之中,生活才有价值。若哭丧着脸捱过几十年,那么生命便成为沙漠,要来何用?"

  但梁启超在教育中也有非常看重的东西,那就是品行:"你如果做成一个人,智识自然是越多越好;你如果做不成一个人,智识却是越多越坏。""总要在社会上常常尽力,才不愧为我之爱儿。一面不可骄盈自慢,一面又不可怯弱自馁,尽自己能力做去,做到哪里是哪里,如此则可以无入而不自得,而于社会亦总有多少贡献……"

  可以说,在对孩子品行的要求上,梁启超更接近传统的中国文人。而这与其本人所接受的中国传统家庭教育也有着密切的关系。梁启超的祖父是一名秀才,父亲在家乡也是受人尊敬的读书人,母亲在梁启超很小的时候就教他认字,平日对他十分慈爱,但在大事上也绝不纵容。据梁启超回忆,六岁那年因一件小事撒谎,一向温和的母亲大怒,令他跪在地上"力鞭十数",警告说,如果再说谎,将来只能做盗贼、乞丐。

  在这种家教传统下,梁启超从小就让孩子们读《论语》《孟子》,教导他们"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父亲过世后,梁氏子女依旧谨记教导,抗日期间,长女梁思顺在丈夫去世后独自抚养四个孩子,生活极为艰辛,也坚决不为日本人做事;三子梁思忠身为军官,在淞沪会战的战场上为国出力。

  以深厚的情感纽带为基础的家庭教育

  那么这两位最强老爸是否在家庭教育中有着共同之处呢?答案一定是肯定的,其中最大的共同点就在于:两位爸爸的教育建立在深厚的情感纽带基础之上。用更通俗的语言来说,就是两个家庭都非常重视教育,肯花时间和精力在孩子们身上,父母与孩子的感情非常好。特朗普曾经说,无论工作多忙,他都会接听孩子们的电话。特朗普的前妻,伊万卡的母亲也表示,无论多忙,她都坚持与家人共进早餐、哄孩子睡觉。而这一传统很显然在女儿伊万卡这里也得到了很好的传递,如今身为三个孩子的母亲,伊万卡也依然保持着早起为孩子们做早餐的习惯。至于梁启超,从他那篇有名的《少年中国说》,就可以看出梁启超对下一代寄予厚望,坚信中国少年必有志士,能使国家富强。从1898到1928年间,梁启超先生写给子女们的书信加起来有上百封,这些书信中,可以深深地感觉到一位慈祥可爱的父亲在和孩子们进行沟通。相比之下,如今很多中国父亲以工作繁忙为借口,在孩子教育方面花的时间与精力少之又少。

  也许,将中西这两位最强老爸的教育思想结合起来,就是最完美的家庭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