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三餐中的家庭教育 如何培养孩子的文明“吃相”?
吃是孩子的本能,不同的孩子有不同的“吃相”。其实,每个孩子从他在餐桌上的“吃相”,就可看到他背后家庭的文化、教养和每个人的修养品位,当然这不是即兴“表演”,而是家庭长期熏陶的结果。作为孩子的父母,考虑得比较多的也许是如何给孩子增加营养,让孩子吃得好一点,吃得多一点,却很少考虑餐桌上的家庭教育:吃什么?怎样吃?如何科学地吃?如何文明地吃?在吃的过程中,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常怀感恩之心,树立家庭责任心。
餐桌上,培养孩子的感恩之心
在学校食堂,经常会看到学生将整碗白米饭洒在地上,弃之泔脚,却毫无珍惜之心。每个学生都读过这样的诗句: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作为父母如何从小培养孩子的感恩之心?其实,餐桌是最好的课堂。
重视对孩子感恩教育的父母是绝对不会放弃餐桌上这一家庭教育的平台,生活是一本最好的教科书。学习生活化,生活学习化。常怀感恩之心的孩子会珍惜每一粒饭,每一叶菜;常怀感恩之心的孩子,会知足常乐,珍惜今日生活来之不易。
餐桌上,培养孩子的文明“吃相”
在家中,与父母共同进餐;在社会,与朋友同学一起聚餐;如果能养成一个文明、儒雅的用餐习惯,这是保证孩子将来在社会规范上的适应,人际互动上的和谐,以及各种条件下事业成功的重要前提。如果从小能养成文明的用餐习惯,对孩子来说,是父母留给孩子最有价值的无形资产,这种资产是永恒的、无限的。超越万贯家财,是无法用金钱来衡量的。
在用餐过程中的每一个细小动作,都反映了每个人的教养。每个人的“吃相”,不是个人私事,在社交场合,与朋友一起吃饭,“吃相”便成了社交礼仪。文明的“吃相”应从小培养,父母自己首先应为孩子做出榜样。
餐桌上,让孩子学会承担责任
有个别家庭,每日晚餐,父母口中嚼着饭菜,手把着饭碗,开始对孩子“三堂会审”“:今天语文考几分了?“”数学为啥考这么差?”“班主任老师又来电话告状了!”随着父母对孩子步步“逼供”,孩子极力反抗自卫,餐桌上空顿时雷电交加,乌云密布……这样的晚餐对孩子的“身”与“心”有百弊而无一利。
作为家庭中的每一成员,都是家庭的主人,不管是大人还是小孩,既可分享家庭中的成果、快乐,又应承担家庭中的责任和义务。吃完饭,让子女承担一点洗碗扫地的任务,可能不是无关紧要的小事,而是从小培养孩子家庭责任心的重要途径。 据《钱江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