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营:家庭教育盲区 “过马路,家长不如孩子守规矩”
“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提上“热搜榜”,而面对“天下之本在家”,家庭教育作为孩子人生的第一个台阶,家长应当做好孩子在家的教育。近日,东营市育才学校在提出“习惯、品格、品牌”等关键词的同时,召开全校家长会,从点滴小事上做起,教家长们如何当家长,如何更好地培养孩子的习惯。
书包再沉,不要帮孩子背
每天下午4点半,学校门口早已站满了等待接孩子放学的家长,当孩子们走出校门,走过斑马线,爷爷奶奶们就会大老远伸出手接过孩子肩上的书包,这种普遍的现象却是家庭教育错误的表现。有的家长过马路闯红灯,还没有孩子守规矩。
“要养成孩子勤俭节约的习惯,家长们经常给孩子买铅笔,可你知道班主任的桌子上有多少长短不一的铅笔都没人认领吗?也许家长觉得一只铅笔没什么,几毛钱,可你知道这样不利于养成孩子勤俭节约的习惯吗?”14日,在东营市育才学校二年级的家长会上,家长们坐在学校的“家长学堂”里,聆听老师关于孩子好习惯养成的相关做法。而学校将利用这一周的时间分年级为小学部的家长们上课。
家长会上,家长们听着带有批评语气的话语,多数选择认真记在笔记本上或者直接用手机拍下老师的PPT内容。“说实话,以前知道家庭教育很重要,但我真没有意识到自己很多行为都不利于孩子好习惯的养成。我很喜欢来开这样的家长会,这都是为了自己的孩子好,现在很多家长可能都跟我一样,对于在家里具体怎么做才是给孩子好的教育都很迷茫。”孩子读二年级的姚女士告诉记者,她听了老师的“训话”,觉得受益匪浅,“老师说的都很实在,都是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学校要求孩子和家长做的,家长都知道孩子应该做好,可到了自己身上就不当回事,以后我要以身作则。”
记者了解到,像姚女士一样,在意识上重视家庭教育,而在行动上忽视家庭教育是大部分家长的现状。东营市育才学校的马邦勇老师从2012年开始以课题形式关注家庭教育的,他告诉记者:“现在大部分家长已经意识到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但存在的最大问题就是,家长的观念没有转变过来,认为孩子教育是学校的事,把孩子交给学校,就觉得自己没事了,对家校合作很不重视。”
马邦勇老师说,很多家长不把孩子的小问题放在眼里,等孩子出现问题后开始着急,当孩子出现问题时再学习再关注家庭教育为时已晚,“现在学校要求家长从生活中的点滴做起,让家长在行为做法上有了参考,更有实用价值,相信家庭教育会随着学校的这些要求而进步。”
不该在孩子面前做的10件事
成了家长要完成的书面作业
记者调查了解到,近几年东营市重视家庭教育的单位及个人越来越多,被各种讲座、活动唤醒的家长开始意识到孩子在家教育的重要性,可具体到怎么做上,有的家长还在摸索,有的家长只有三分热度,有的家庭只妈妈关心,爸爸不知不问。“家长们想学习如何做家长,也希望自己能持证上岗,但轮到真正做时,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能坚持做的相对少。”东营市实验小学一直传播公益家庭教育的张荣云老师说。
记者在东营市育才学校的家长会上了解到,为了能让家长们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对孩子带来的影响,老师不仅分条给孩子提出了要求,也对家长进行了明确的要求,并把《你以为我没看见的时候》来鼓励家长要做孩子的榜样,在行为上有所改变。“‘你以为我没看见的时候,我看到你喂一只流浪猫,于是我想对动物仁慈点是很好的善行,……我看见你关心别人,于是我也竭尽一己之力,你以为我没看见的时候,我看见了……’这段字读下来,我深受启发,其实家长想要让孩子变好,首先自己要做好。”二年级的家长李女士说。
在学校的家委会上,老师给家长们布置了一个作业:“我最不应该在孩子面前做的十件事情。”作业写完后,要整齐地上交。“学校之所以布置这样一份作业,除了做一个调查外,也让家长们在思考后反思自己的行为,从而在以后的生活中能得以改正。”二年级的级部主任倪老师说。
家庭教育再次被提上全国两会,而东营市已经有不少人在行动。东营市妇联组织女性素质提升工程,其中就有关于家庭教育、亲子教育的课程;家庭教育指导师逯国梅老师从2011年开始一直坚持通过企业、社区、学校等层面来唤醒家长的学习意识;东营市各中小学的很多教师都通过自己的努力来改善班级、年级的家长学会如何当好家长。“我们已经建立QQ群,里面有爷爷奶奶、姥姥姥爷、爸爸妈妈,通过网络,家长、学校来一起分享家庭教育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马邦勇老师提倡“快乐家访”,带领孩子和家长走进家庭教育好的学生中聊天,已经影响到了整个年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