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专家高永臣:用阅读给孩子打好精神“底子”
在亲密陪伴中进行亲子教育,有没有一种教育方式兼具两种功能?什么才是最好的亲子教育工具?这是亲子教育界热烈讨论的话题,也是每一个关注亲子教育的家长所关心的。近日,家庭教育专家高永臣做客“德行珠海·亲子讲堂”,认为阅读可以作为衡量家庭教育成功与否的标准,“可以说是‘最好的教育’”。高永臣用不少名人经历和真实案例告诉家长,阅读关系到孩子成长的方方面面,同时也是“门槛”最低、最易上手的亲子教育方法。
真实事例
2013年6月18日,《中国青年报》刊登了关于一个爸爸通过阅读陪伴孩子的故事。这个典型的优秀亲子阅读的案例中,当年参加中考的孩子被北京市某著名高中提前录取。
故事中的爸爸从孩子上幼儿园的时候,每天晚上睡觉前,都要给孩子读书讲故事。这种习惯一直保持到小学四年级。后来有一段时间,爸爸工作应酬多,渐渐荒废了这个习惯。
有一次,孩子的班主任老师发短信告诉爸爸,孩子在作文里流露出怀念的心情——怀念那个过去在晚上睡前陪他读书的爸爸。爸爸看了短信,泪流满面。爸爸以为不那么重要的睡前读书讲故事,却在孩子心中是那么重要。于是,爸爸又抽出时间恢复了老习惯。
阅读是最好的家庭教育
“教育孩子是需要忏悔的,需要父母泪流满面。”高永臣说,“家庭教育没有人可以不留遗憾,家庭教育没有最好,只有更好,但我们不可以面对遗憾无动于衷。”高永臣说,这是让他下决心学习家庭教育的原因之一。
图画书和儿童文学就是令父母动容和泪流满面的好东西。高永臣说,在阅读儿童文学和图画书时,他曾被多次感动流泪。“父母就是在一次次感动和触动中实现人格完善和心灵重建的。”
高永臣告诉现场家长,家庭教育有两个关键因素,一个是婚姻家庭,另一个就是家庭阅读。“婚姻是家庭的基础,阅读是教育的核心。”他认为,衡量家庭教育成功与否的标准,就是小的时候是否有与书为友的阅读习惯,长大的时候是否有明确的兴趣爱好与发展发现。
美国著名阅读研究专家崔利斯说,阅读是教育的核心,学校中几乎每一科的知识都是通过阅读来学习的。高永臣认为,在这一点上,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是类似的,“阅读是最好的家庭教育”。
著名儿童文学作家曹文轩说,儿童文学的使命在于为人类提供良好的人性基础,或者说成:儿童文学的目的是为人打“精神的底子”。“书可以分两类:一类是为孩子打精神底子的书,另一类是其他的书。要先读打精神底子的书,其他的书等精神底子打好之后再读。”
“没用的书”常被人们忽略
莫言说:文学最大的用处是它没什么用处;日本图画书之父松居直说:图画书对幼儿没有任何“用途”,不是拿来学习东西的,而是用来感受快乐的。高永臣则认为,为孩子打下精神“底子”的,大多是“没用的书”。
“有用的固然有用,而人们觉得没什么用处的,从长远看却同样有用,只是它与前者不在一个层面上。”高永臣认为,只要孩子早期把“没用的书”读好了,我们不必担心日后“有用的书”读不好。
阅读是最好的亲子交流
高永臣告诉讲座现场的父母,日本有一本书叫《优秀儿童的黄金时间表》,优秀母亲每天坚持的三个好习惯:一是与孩子几乎没有看电视这项活动,或者看电视的时间非常短而固定;二是与孩子时间安排的非常明确细致,每天都在同一时间做同样的事;三是每天读书给孩子听。
“如果父母从小给孩子读书并让孩子爱上阅读,你的家庭教育就成功了一半。”高永臣认为,爱上阅读的孩子,人格不会有问题,因为阅读使他们学会了做人;爱上阅读的孩子学业不会有问题,因为阅读使他们学会了学习。
亲子问答
分享和安全我该如何抉择?
问:网友“小刘牛”:我是一个4岁男孩的妈妈。孩子开学到现在,每天接孩子时发现孩子手上有各种零食,棒棒糖、膨化食品等,孩子说是老师和其他小朋友给的。老师后来在群里发了一条相关信息,但我不认同让孩子天天分享零食,会养成离不了零食的习惯。
“小刘牛”还把幼儿园老师发的这条信息截图发来,记者看到,这位老师@了所有家长,并称:最近有部分孩子将零食带来幼儿园分享,在这里代其他孩子们谢谢这些有心的家长们,分享的本身即是一个很好的教育平台,我们老师也会将糖果之类作为奖励,相信孩子们会特有成就感!
网友“小刘牛”就此问题咨询珠海市家庭教育协会专家,面对培养孩子分享精神和让他们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保护他们的食品安全,该如何取舍和抉择?
答:市家庭教育研究会讲师团讲师、珠海海润昂立外语培训学校校长何奕宏:分享的精神的确是很好的精神,现在的孩子兄弟姐妹少,合作和分享的意识很难培养,在幼儿园、学校,有这么多像兄弟姐妹一样的同龄人,用好这个机会培养分享精神和合作意识,也是很重要的。
不一定都分享零食。可以扩大分享东西的范围,可以分享书籍、好玩的玩具,还可以分享家长自己动手做的小东西,不一定非要分享从商店买来的东西,一是不能确定商品绝对安全,二是动手做的可以分享到家长的手艺,也可以把自己好的经历、照片分享给同学,扩大互动的方式,包括种的植物、养的宠物等。
分享应该是自愿、自动的行为。老师、家长鼓励分享但不要刻意,如果孩子忘记分享、没有带分享的物品,也不应该被批评,应该鼓励他下次参与分享。
这位妈妈也不用担心,要相信幼儿园老师,他们有很多机会学习和接受培训,当然也应该主动与老师沟通,也可以通过班委会与老师进行交流,可以在家长群里发起分享行为,带动孩子的这个习惯。
专家支招
陪孩子读书吧!
每天陪伴孩子阅读15分钟,就可以帮助孩子养成阅读兴趣和习惯。高永臣提醒家长,“关键是坚持,形成一种固定的习惯。”
通过亲子阅读,父母还可以观察孩子,及时发现孩子的变化,及时引导孩子,孩子就感受到了关爱。“有关调研结果显示,每天陪伴孩子多于一小时的爸爸更了解孩子的喜好,每天陪伴孩子多于一小时的爸爸更容易和孩子建立亲密关系。”
孩子不仅需要看到世界的第一种光明,还需要照亮心灵的第二种光明。高永臣认为,童年阅读就是给孩子点亮心灯的“第二种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