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指导
  • |
  • 中国成人教育协会主办

萌娃给父亲留信折射家庭教育不良现状,令人深思

来源: 南方都市报(深圳)    发布时间:2017年04月24日

   近期一封由孩子要用压岁钱“租”爸爸的留信流传网络,让很多爸爸们顿感愧疚。信中的内容是一个叫飞飞的男孩想用自己的压岁钱“租”经常应酬加班的父亲周末两天,陪他和妈妈一起去参加海洋节的活动,并希望爸爸能签字确定。

fc3862e0e3f3d73dc9d3fa1d23964b11.png

  这一封短短几十字的信,却道出了许多家庭教育的现状:“爸爸去哪了?”

  有关机构对400个中小学生家长抽样调查显示:家庭教育分工中,夫妻共同承担不足四成,母亲依然唱主角,父亲往往“缺位”。

  父母对家庭教育承担着共同的责任,在法律上具有同等义务。现实生活中经常出现父亲“缺位”的情况,恰恰说明当前很多家庭的教育观念还不够科学,一些父亲没有承担起应尽的责任。父亲和母亲发挥各自所长共同教育孩子,可以实现优势互补,有利于孩子的全面发展,这应该是为人父母者的一种自觉行动。

  没有父亲的关爱,孩子的心理会有哪些影响?记者采访了华东交通大学心理教育研究院常务副院长舒曼。

  舒曼教授告诉记者,在人的一生中,从小开始,都有两个教练,在教我们去适应与面对这个世界。而这两个教练,分别是爸爸和妈妈,他们分别教会我们与男人和女人的交流方式。

  父爱如山,作为男性父亲的缺失,内心的安全感也将丧失。一同失去的,还有与男性交往的经验,这是所有问题的根源。假如是男孩子,没有了父亲强有力的支撑,外面的世界必然是缺乏安全感,当一个人所看到的家庭是动荡不安的,投射在内心的世界也是动荡不安的。 当然,这一切也并不是绝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