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的唯一捷径是什么?
家庭教育的唯一捷径就是家长要拼命地提高自己的境界,进而提高孩子的境界,带动孩子一起飞翔。
英国著名心理学家西尔维娅曾经这样形容父母对子女的爱:“世界上一切爱都以聚合为目的,只有一种爱以分离为目的,那就是父母对子女的爱。”于丹在《论语心得》节目中也引用西尔维娅这句话,并延伸出:“父母真正成功的爱,就是让孩子尽早成为一个独立的个体,从你的生命中分离出去,这种分离越早,你就越成功。”这里的“分离”,并不是要求孩子和父母在空间上的远离,而是要求孩子在精神上独立。如果父母总是觉得孩子是自己的,孩子还小,什么都需要人指导,需要人教,你就会用自己的思维观念去约束孩子,让孩子逐渐成为你的影子。这样,孩子稍不遂你的愿,你就会觉得不舒服,看着孩子心里难受。这样的家长境界就有些低了。
家长是孩子一生的导师,尤其是在孩子小的时候,家长思想和行为更影响着孩子的变化和成长。我经常和身边的朋友说,家长必须首先提升自己的境界,才能提升孩子的境界。
那么,家长怎样提高自己的境界呢?
我们先来看看中国古代的教育方式。古人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教导孩子,从小读圣贤书,修身、修心、修性。因为在古代,家长从不认为孩子只属于自己,而是把孩子看成是家族的、社会的、国家的、人类的,用社会的、国家的、人类的标准来规范、教养孩子。
这就是家长境界的一种体现。
而今天的家长每天关注的核心是“学习”,希望孩子多花时间在“啃”书本上,可是结果却不如人意。家长希望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一定事先给孩子种下一颗什么样的种子。古代社会没有补习班,也没有特长班,但是古人的圣贤教育为孩子种下的是智慧的种子。而今天,家长在孩子脑中种下的是高分、金钱、物质……种下的种子不同,长大后的格局就不同。所以,我经常说今天我们做家长的要提升自己的境界,首先要做的就是从只关注分数和成绩的误区中走出来,看看孩子自己想成为什么样的人,问问自己想把孩培养成什么样的人,为了培养他成为那样的人我们需要给他提供什么样的支持。
让孩子成为领袖,是很多家长在心中默默期待的,即便不能真的成为领袖,也希望孩子能够具备领袖的特质与格局。那么,领袖的特质是什么?怎样才能把孩子培养成领袖呢?这是我们在培养孩子之前首先要搞清楚的。周恩来 12 岁的时候就树立“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的志向,事实证明在这个信念的支撑下,周总理一生都以祖国的独立富强为己任,把一生的精力都献给了国家民族,献给了社会。这就证明,如果我们想把自己的孩子培养成具有领袖气质的人,那么我们就要告诉自己:这个孩子不是只属于你这个小家的,他的未来一定是属于世界、属于人类的。我们要坚定地告诉他:孩子,你的未来就是领袖,就是伟人!鼓励孩子勇于担当,相信自己,爱自己,胸怀大爱,成熟且负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