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爸分享:家庭教育训练之路
1.成长篇
(1)模仿。在幼儿园阶段,因为缺乏经验,所以就不断地学习,模仿是学习的捷径。那时还没有微信,学习的场所最多的是QQ群。工作之余泡QQ群,成了我的主要业务爱好。
我主要蹲守的是家庭教育和英语启蒙群。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收集了许多有益的资料,并打印出来,慢慢学习。
在这段时期,我逐渐明白了当今国内外一些比较有名的流派,以及他们的理论体系,然后,我从每一家提取一两个可操作的方法,应用在孩子的早期教育上,这既是模仿,也是试验。对于每一个父母来说,孩子就是我们的教育试验品。没有一个可以适用于所有孩子的万能教育方法,所以,我们不可避免的,都要经历一个摸索学习和模仿的阶段。
要说最大的收获,就是英语启蒙必须先灌耳音。为了贯彻这一理论,我下载了大量的英语学习音视频资料,然后几乎是全天候的狂轰滥炸,一有空就播放各种英语的音频资料,让孩子沉浸在“英语环境”中。
实践证明,这一方法效果非常有限,应该说是“事倍功半”。这就如同我们天天听法语广播,即使坚持听10年,也是学不会法语的,因为我们没有进行“可理解性输入”,每天都在做“无用功”,当然没有效果了。
后来,我遵循“可理解性输入” 理论,对孩子进行“灌耳音”训练,效果提升了许多。
另一个误区,小孩应该多被唐诗宋词、《三字经》、《弟子规》、《论语》等国学经典,还有许多幼儿在被《易经》、《道德经》等远远超出自身心智发展水平的国学经典。在坚持了一段时间之后,我发现,这跟盲目灌耳音训练是一样的道理,属于“非可理解性输入”,不适合幼儿园的孩子盲目模仿训练。
最后,我就改为熟读的训练方法,以巩固生字,扩大识字量为主要目的,等孩子大一点再进行深入学习。这样,孩子就有更多的时间阅读自己喜爱的童话故事,满足好奇心,丰富想象力。与死记硬背许多“国学经典”相比,这更有意义一些。
(2)独创。模仿是学习的捷径,但不是全部。每一个孩子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我们应该因材施教,因地制宜,以满足孩子个性化发展的需要。
为了训练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我尝试让她每天讲故事,然后发展为“每日一分钟演讲”训练。其实,就是在她的每日故事前加一个自我介绍,后面加一个结束语;有了演讲的形式之后,再慢慢训练肢体语言,是语言和肢体动作协调一致。
讲故事能够训练孩子的语言概括能力。因为每天要讲,孩子的故事储备明显跟不上。我就鼓励她自己编故事,或者介绍当天学校发生的有意思的事情,锻炼她的观察和思考能力。
在中文演讲训练的基础之后,我又开始训练孩子的英文演讲。刚开始,允许她中文和英文混合使用,不会用英语表达的,就用中文说,然后再过渡到一天说中文,一天说英文。
开始说英语的时候,孩子经常犯一些语法错误,我很少纠正,主要是为了训练她大胆开口,在以后的阅读和听力的训练过程中,孩子会进行自我纠正的。
除了“一分钟演讲”训练,我还在孩子英语启蒙的逐步扎实的基础上,开启日语和法语启蒙。语言的学习具有共性,就是大量都输入和不断地模仿。明白了这个道理,学习一门外语和学习三门外语是没有区别的。
此外,英语和法语非常像,日语和汉语非常像,所以,在学习的过程中,孩子也会发现许多共同点,增加了好奇心和兴趣点。
当然,幼儿时期是语言学习的黄金期。根据脑科学研究,在0--6岁期间,人的大脑已经发育了90%,在6--12岁期间,大脑发育了剩下的10%。
幼儿时期,孩子的模仿能力比较强,对一切新生事物充满了好奇心,时间也比较充足,非常适合语言的积累,有了长时间的积累,以后进行短期强化训练,就会进步比较快。
(3)完善
模仿和独创都属于家庭教育试验,在试验的过程中,我也遇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比如,孩子不适应,开始不配合,不能持之以恒等等。这些也一直困扰着我,促使我不懂调整训练方法,完善训练过程,最终形成了一套适合孩子发展的家庭教育训练系统。
跟学校教育类似,我也注重孩子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良好的品德是人生发展的基础。在学习了古今中外的名人家训之后,我也制定了我家的“徐氏家训”,其中第一条就是“尊师孝亲,友善待人”,同时,我要求孩子每天早饭后读一遍“徐氏家训”,现在她早已能够倒背如流了。
其他的训练项目,我都给她列入了“每日任务清单”:英语、日语、法语、国学、画画、钢琴、书法、读书、跳绳、游戏,一分钟演讲等。少儿英语培训班http://www.yangjiajiao.com/class.php?9.html
在幼儿园期间,每天只要两三项内容,后来逐渐根据需要增加了一些新的内容,使得每日的训练日益完善。
需要强调的是,要训练孩子自己列每日任务清单,父母只是检查督促,这样可以培养的自我管理能力。随着孩子的自我管理能力的提高,家长就可以慢慢放手,去做自己的事情了。
2.坚持篇
与坚持相比,模仿和创新都不是问题。在这900天的坚持中,我遇到过无数次挑战,本能的反应是放弃。
有的时候下班晚了,有的时候孩子作业较多,有的时候看到孩子身体不舒服,我的内心都有一种声音,今天就算了吧!但是一次次的我都坚持了下来,因为我知道,一旦放弃一次,就会有第二次、第三次,时间长了,放弃就形成了惯性,再要重新坚持就很难了。
为了战胜自己的惰性,我坚持在微博记录自己的每日教育训练,希望通过这种形式来约束自己,同时也是很好的留念。
在流水账记录的同时,我又开始了微博长文章写作,记录自己的家庭教育心得,和英语启蒙历程,希望帮助到更多的迷茫中的宝爸宝妈们。
与记流水账相比,长文章写作花费了我大量时间,平均每天要花两到三个小时写作。因为白天要上班,为了保证每天更新(周末除外),我经常是在晚上夜深人静的时候开始写作,整理一天的思绪和收获。不知不觉中,已经坚持更新了200多篇文章。t
有过写作经历的人都知道,保持每天更新文章,对于个人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首先,需要作者不断地充电,这样才会有新鲜的主题和内容;其次,白天要上班,晚上要辅导孩子,时间和精力也是一种考验。但是,值得庆幸的是,无论如何,我还是坚持了下来,这就是我最大的收获。
3.思考篇
留给孩子金山银山,不如培养孩子健康的生活习惯和实用的生存能力。
走过了900天的系统化训练,我经常思考一个问题:家庭教育的目标到底是什么?我们经常会向成功人士的发展道路寻找答案,却忘记了我们之间的起点差距。
事实上,对于大多数普通人来说,我们家庭教育的目标就是培养孩子健康的生活习惯和实用的生存能力。我们所做的一切努力,都是为这一目标服务的。
还有很多父母非常看重孩子的考试成绩,有一次没有考好,就又吼又叫,甚至拳打脚踢,并给孩子冠以“愚蠢”、“笨蛋”等称号。这都是不理智的,不懂教育心理学,对孩子的内心造成无法弥补的伤害和阴影,在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中,孩子就可能自我设限,认为自己天生愚笨,做不好如何事情。
关于考试成绩,俞敏洪有个观点,非常值得我们学习。当孩子考试不及格的时候,家长应该用正面的语言和孩子交流,告诉孩子,你这次考过了班里多少名同学,非常棒,下次能不能再进步一点点,超过两名同学?
不同的语言,会对孩子产生不同的心理暗示。我们应该坚持使用积极的语言,让孩子在一个健康的环境中成长。
我们都听说过“静待花开”,但往往自己遇到问题的时候,就因为“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本能地使用一些消极的、伤害性的语言去教育孩子,结果适得其反,后悔莫及。
我坚信:成功是成功之母。在家庭教育过程中,应该是从一个成功走向另一个成功。具体来说,就是先训练一个项目,比如画画,在孩子画得比较出色之后,再进行另外一个项目的训练,TA就有了自信心,这样孩子比较容易接受,也容易坚持下来,再次取得好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