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指导
  • |
  • 中国成人教育协会主办

家庭教育中父母应学会当学生

作者:牟树昌   来源: 济南日报(济南)    发布时间:2017年07月28日

  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辅助手段,是孩子成长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可是作为父母,却很少能静下心来去思考,如何让孩子得到更好的家庭教育。

  现如今,家长都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把孩子的考分作为进步的重要依据,甚至是唯一标准,总想让孩子考高分,以后能上好中学、名牌大学或去国外留学。为此,把孩子每天在家的学习时间安排得满满的。

  这种做法给孩子造成的负面影响是很大的。一是孩子每天学习什么、参加什么班,完全听家长安排,不能自主地安排学习时间,孩子没有充足的时间去阅读课外书籍等,大脑的信息储备量就不会无限地增加。与此同时,为了应对考试,进行反复的背诵,更是浪费了宝贵的时间,不利于知识的积累。

  二是孩子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被忽视。人的心理即情商,是一个人运用理智控制情感和操纵行为的能力。其内容包括:信心、恒心、毅力、乐观、坚强、责任感,自制力,忍耐力,抗挫折能力,竞争意识等。它是孩子成才的关键。由于孩子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情商还不是很高,再加上天天忙于学习,无人对其进行心理素质教育,有的就会出现心理问题。

  另一方面,现在孩子学习紧张,长期压力大,过度劳累,同时又缺乏运动,这不仅影响孩子好的性格的形成,还有损于孩子的健康和生长发育。特别是孩子的睡眠不足,更是雪上加霜,使孩子的健康和生长发育受到损害。儿童的心理精神因素、运动量、睡眠影响孩子的健康和生长发育已为当前医学研究所证明。

  那么,怎样对孩子进行正确的家庭教育呢?这是一个值得研究和探讨的问题。笔者认为:父母不仅仅是父母,也可以是孩子的老师、朋友甚至是“学生”,家长做好表率,孩子善于指出,才能让家庭教育不再只是呵斥和分数。

  一是任何时候都要把孩子的健康放在第一位。抓孩子的学习无可厚非,但必须注意劳逸结合,不能让孩子天天处于高压状态,脑子里老是绷着一根紧弦。孩子要有欢乐、自由,要有休息、娱乐和锻炼的时间,每天的运动、锻炼的时间不少于半小时,周末和节假日要安排一定的时间去玩、去活动。例如下棋、写字绘画、看电视及打球、游泳、爬山、参观、旅游等等。

  二是培养孩子学习的积极性。真正想让孩子学习好,就必须让他乐意学习、热爱学习。主要的方法:一是通过孩子阅读、家长讲解古今中外名人学习成才的故事等方式让孩子了解知识对于社会和个人成长的重要意义,产生学习动力。二是培养孩子学习的自信心,特别是考试成绩不好的学生,要明确说或暗示孩子你是最棒的。三是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兴趣来源于求知欲,孩子有时会自发地产生兴趣,同时家长也要注意引导。四是采取赞扬激励的方式,多鼓励少批评,表扬孩子的微小进步和取得的每一成绩,让孩子有成功感。五是要减轻负担。给孩子留有看电视、读课外书的时间,轻松愉快地学习。六是教给孩子阅读、写作文、算算术、背诵的科学方法,让孩子高效率高兴地学习。

  三是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让孩子每天按时做作业,按时睡觉,按时起床。做作业又快又好。做作业速度快可通过不断练习而形成,做作业质量可通过间断地抽查来督促。做完作业,自己整理好书包,不丢三落四。每天要刷牙洗脸,定时洗澡。

  四是培养孩子好的情商,好的道德。通过教育引导,培养孩子学习、做事要认真刻苦、勤奋努力、勤于思考,要有自信心、责任心,勇敢面对困难、面对挫折。教育孩子要有善心、爱心,爱国爱家,尊敬老师、团结同学,孝敬父母、长辈,热爱兄弟姊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