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指导
  • |
  • 中国成人教育协会主办

净化教育环境需家长老师通力合作

作者:李婷婷   来源: 长江网    发布时间:2017年11月10日

   云南昆明第十中学被曝光有老师向做错题的学生罚款,做错一道填空题被罚50元,有些成绩不好的学生被罚了几百元,期中考试老师收了罚款近4000元。校方表示罚款属于教师个人行为,目前学校已向家长退款并道歉。(10月9日《北京青年报》)

  这则新闻让很多人愤怒,老师哪来的权利收取高额罚款,这样做会给学生和家长带来经济上和心理上的双重压力。学生做错题不是很平常的事吗?老师应因材施教,与其罚款,不如引导学生反思错题,学习正确的解题思路。再说,用罚款的方式凑班费有失公平,班费均摊更合理。同时,退款并道歉的犯错成本未免太低了,起不到很明显的警示作用。

  我认为,以罚代管的现象在教育上出现,是对教育的亵渎。罚款涉及到一个权力问题,罚款主体必须要经过法律的授权。同时教育法明确规定学生的合法权益不被侵犯。教师这一行为既违背了职业道德,也不合乎法律准则。

  不知道会不会有家长对交罚款一事感同身受,你可能也曾被迫交过罚款,但是因为费用数目小并且别的家长也都遵循该罚款规则,而不愿做“出头鸟”提出异议。但是这件事中的赵老师太过分了,错题罚款事件进入公众视野源于赵老师的“自曝”,他在网上晒了一张“账单明细”,并说下个月活动从这笔钱中出。由此看来,一直以来赵老师没有觉得自己的行为有何不妥,在他看来这是管理学生的有效方法。据报道老师没有和家长商量,自己直接制定了这一规则,很多家长敢怒不敢言。由于自己孩子的成长与老师的教育和关照息息相关,家长一般都配合老师的安排,同时有些“戏精家长”捧着老师,经常在微信群里对老师大加赞扬。这就导致有些老师有恃无恐,成为了规则的制定者。这种现象着实让人无奈。

  曾几何时,有些教师的权利被“异化”了,也被放大了,教师和家长没有平等交流。教育圈存在很多乱七八糟的规则,如由家长购买教室日常用品,教师违规补课收费等等,有时在家校交流群里对老师提点反对意见还会被踢出群,所以像前段时间刘文展举报学校违规补课收取费用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因为他捍卫了自己的权利,具有反抗意识和法律意识是难能可贵的。

  这件事给老师和家长敲了警钟,老师在入职时应同时接受专业培训和职业道德培训,无论制定什么规矩都要从学生成长角度和符合法律标准出发,必要时要和家长商量,不能侵犯学生的合法权益和自由。不能因为别的老师都采取不当的方法而去模仿,为师者不可随波逐流,要知道,严格遵守职业道德有助于令教育大环境不断净化。

  家长若对老师的做法有意见,大可以用合适的方式和老师沟通,在有效的沟通中共同解决问题,一直沉默着迁就老师只会增加家长的怨气和不满,给自己给孩子带来无谓的压力。

  总之,家校通力合作,一切为了孩子着想方能最大程度还教育一片净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