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指导
  • |
  • 中国成人教育协会主办

中国家教十宗“最”

——基于中美日韩高中生的调查

作者:孙宏艳   来源: 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教育报    发布时间:2017年04月20日

   1.中国父母表扬孩子最少

  韩国的父亲、美国的母亲经常表扬孩子。据高中生自我报告,有53.7%的韩国父亲经常表扬孩子,其次是日本父亲、美国父亲,中国父亲居最后(47.4%)。另外,美国母亲最愿意表扬自己的孩子,其次是韩国母亲、日本母亲,中国母亲居末位。对比发现,中国高中生和父母在一起快乐的感受也最低。

  2.中国母亲与孩子沟通最少

  调查表明,经常与孩子聊天的母亲比例高出父亲40~50个百分点。和其他三国的母亲相比,中国母亲经常与孩子聊天的比例要低10~19个百分点。当有烦恼时,四国高中生更愿意找母亲倾诉,但中国高中生找母亲倾诉烦恼的比例最低(72.6%),比排名第一位的日本母亲(91.2%)低了近19个百分点。

  3.中国父母对孩子的独立性最不认可

  在对孩子独立性的认可程度上,四国的父亲比母亲更容易把孩子当成大人看待。但中国父母更少认可孩子的独立性,较少把孩子当成大人。日本父母把孩子当大人看的比例最高(父亲72.5%,母亲69.4%),四国中位居首位,中国父母把孩子当大人看的比例最低(父亲64.7%,母亲50.7%)。

  4.中国父母给孩子零花钱最随意

  本次调查发现,父母从来不给零花钱的情况,中国2.0%、韩国3.4%、日本13.1%。多达42.2%的美国高中生回答父母从不给零花钱,这可能是因为美国高中生大多要通过劳动自己赚取零花钱。中国父母给孩子零花钱最随意,孩子需要就给的比例最高(63.1%)。

  5.中国父母最喜欢用金钱奖励好成绩

  调查发现,父母在孩子过生日时给零花钱的比例最高,其次是奖励考试取得好成绩。用金钱奖励好成绩的做法中,中国父母的比例最高。30.4%的中国高中生因为在竞赛中表现突出而得到过父母奖励的零花钱,为此得到零花钱的日本、韩国、美国高中生分别为13.8%、11.4%、15.4%。

  6.中国父母对孩子的消费要求多检查少

  家庭对孩子的消费教育通常包括指导孩子合理规划、量入为出等。调查发现,61.5%的中国父母经常提醒孩子“什么该买,什么不该买”,要求孩子合理规划自己的花费,比例都高于其他三国;中国高中生父母提醒孩子购物要货比三家、询问孩子零花钱的用途,高于日本和美国,但低于韩国;另外,21.1%的中国高中生父母要求孩子记录自己每天的花费,也高于日本高中生父母,但低于美国和韩国。

  7.中国父母对孩子的消费需求最纵容

  各国父母给孩子的消费教育中均提倡勤俭节约。超过八成的中国父母经常对孩子说要节约,位居四国首位。其他依次是韩国、美国、日本。但中国的高中生父母又最容易满足甚至纵容孩子的消费需求。43.0%的中国高中生认为,只要自己想要的东西,家人都会给买,比日本、韩国和美国的高中生高出约27个、16个和23个百分点。

  8.中国父母对孩子的朋友最不了解

  调查发现,近七成高中生父母了解孩子的交友情况,半数多父母了解孩子在学校里的生活,六成多父母知道孩子的兴趣是什么,七成多父母了解孩子回家以后干什么。中国父母对高中生的交友情况了解最少,比平均值低6个百分点。中国高中生和父母聊天最少,觉得烦恼无处诉说的比例在四国中最高。

  9.中国父母最关心孩子的学习成绩

  中国父母对孩子的成绩关心最多,比例为86.8%,比日本高22个百分点,比美国、韩国父母也高出4~6个百分点。学习成绩位居父母最关心之首,不仅高于对孩子身体健康的关注,更远远高于对孩子生活习惯、交友情况和情绪变化的关注。虽然中国父母对孩子很关心,但是给孩子的激励却很少,在四国中位居末位。

  10.中国父母允许孩子决定升学或前途最少

  比较而言,虽然中国父母总是干涉孩子的比例最低,不干涉孩子课余时间的比例也较高,但是他们允许高中生自己决定升学和前途的比例也最低,比平均值低22个百分点,与其他国家相差18~47个百分点。而美国高中生认为“父母老是干涉我”的比例最高,不干涉课余时间的比例最低,但是美国父母给孩子决定自己升学和前途的自主权也最多(90.3%),比中国高47个百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