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指导
  • |
  • 中国成人教育协会主办

家庭:婆媳关系影响孩子情商

来源: 南方日报    发布时间:2016年07月11日

   由于年轻人忙于事业、工作,带小孩的重任落在家中老人身上,老年人在孙辈教育方面要避免“补偿心理”。

  俗话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然而,如果家庭中难以处理好老年人和年轻人的关系,家有一老也成为家庭关系的“一条刺”。前两周,本报家庭教育系列报道讨论了夫妻关系、亲子关系的影响,本周聚焦家庭中老年人和年轻人的关系。老年人与年轻人因为生理的、心理的,角色和社会地位以及社会经历的不同,在行为和认识上存在差异,所以不可避免地存在“代沟”。婆媳关系、隔代教育对家庭教育有何影响?记者专访江门市第三人民医院心理科医生朱锦烨。

  婆媳关系:对孩子影响仅次夫妻关系

  “丈母娘看女婿越看越喜欢,婆婆看媳妇越看越不顺眼”,因此,婆媳关系往往是一个家庭中最复杂的关系。

  朱锦烨说,一个家庭最初固定的模式是“亲子”两代关系,然而,随着媳妇的进门,甚至小孩的出生,则出现了祖父母辈、父母辈、孙子女辈的三代关系,这个家庭原有的平衡被打破,此时由儿子衍生的新的小家庭与原来的家庭形成了两个“三角关系”,一个家庭也有了“两个女主人”。她们关系的紧张也会导致家庭氛围的不稳定,关系融洽则会维持和谐的家庭氛围。“紧张的婆媳关系要么导致新建的小家庭与老年人的关系不好,要么导致夫妻关系不好。”

  朱锦烨分析说,婆媳关系对孩子的影响仅次于夫妻关系,是家庭教育中第二大关系,且比夫妻关系更复杂、矛盾更多,且婆媳之间很多事情的处理不能像夫妻关系、亲子关系那样直接,更加需要“处事技巧”,稍有不慎容易导致家庭氛围的不稳定。“婆媳关系是孩子能够亲眼见到最难的人际关系,也是深刻而持久的,因此如何处理很重要,处理得好其他关系也比较容易处理。”朱锦烨说,婆媳关系对孩子最大的影响是孩子情商的发展。

  朱医生建议,婆媳双方的相处最重要的是要互相体谅,不能单方面指责某一方全错。作为“夹心饼”的爸爸不能“置之不理”,要承担起双方的“调和剂”,适当介入协调双方的矛盾。

  隔代教育:祖辈要避免“补偿心理”

  现在很多年轻人忙于事业和工作,不得已将小孩“托付”给老年人。两代人有时难免产生意见分歧,年轻人抱怨小孩被爷爷奶奶“宠坏”,而爷爷奶奶则固执地认为自己的教育方式“没问题”。在门诊上,朱锦烨遇到很多这样的老人,他们固执于自己育儿的“老路”,对此,朱医生提出“因境施教”的理念,对孩子的教育,在主张因材施教的同时,还要结合社会环境。特别是老年人对孙辈的教育,不能停留在“子女辈教育”理念,为了更好地挖掘孩子的潜力,要学习更科学、更适合当下的教育理念、方法。

  老年人的过度宠爱,甚至溺爱孙辈是令很多年轻人头痛的事情。老年人过度宠爱小孩难免养成“小霸王”性格,自私自利,难以承受挫折。朱医生解释说,这在很大程度上跟老年人内心的“补偿心理”有关,现在的老年人生活的年代很艰辛,他们觉得自己的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没有得到很好的“物质满足”,因此,现在生活环境好了,他们希望在孙辈身上弥补曾经的遗憾。

  由于家庭地位比较高,老年人对于自己处理事情的方式往往很固执,这难免导致紧张的家庭氛围,朱锦烨建议,家庭中担任三重身份的儿子、丈夫、爸爸则是最重要的“调和剂”。此时爸爸要跳出与父母辈的亲子关系,不能一味地屈从父母。如俗话说,“当面教子,背后教妻;当面教子,背后劝老”。因此爸爸如何采取适当的方法巧妙地处理其中的关系是非常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