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指导
  • |
  • 中国成人教育协会主办

安全:老人玩微信谨防“伪鸡汤”陷阱

来源: 中国老年大学协会会刊    发布时间:2016年08月12日

  “给子女用微信发送生活提醒、心灵鸡汤,难道有错吗?”8月3日,四师可克达拉市退休职工、57岁的李丽(化名)致电本报。

  李丽退休后,跟儿子学会了玩微信,为了扩大自己的微信朋友圈,多接收微信信息,她先后组建、加入14个微信群。每次在微信上看到对儿子生活、工作有帮助的信息,她都会转发给儿子,但她的儿子对此却置之不理,并对她说:“妈,您再别给我发这些微信了,这些微信真正的目的是做广告。”

  “我觉得这些微信的内容对儿子的生活有帮助,结果儿子不领情,把我的微信屏蔽了。”李丽不解地说。

  新疆社会科学院研究员续西发解释:老年人在网络世界还是新人,防备心理会相对较弱。也有很多老人转发“鸡汤”或其他链接并不是出于自愿,而是被动转发,比如被“转发家人一生平安”等后缀绑架,老人为求心安而转发,殊不知很多广告商或是不法商家正是利用这一心理将消息扩散。

  需要提醒的是,目前朋友圈有很多伪装成心灵鸡汤的广告,看上去是一则正能量满满的“鸡汤”,最后却是让人买某某东西或是一些宣传无名保健产品的内容。这类“鸡汤”式的广告其实在编辑上就有设计,有很多心理暗示和陷阱,让防备心理弱的老人不自觉地去转发。

  建议子女应该成为父母网络生活的指导者,耐心为父母讲解网络骗局的案例,增强他们的防骗能力。  ——来源:《生活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