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老年人易受骗“缺爱”是主因
老年人防诈骗是一个老话题。近年来老人买保健品被坑几万元、几十万元的报道不时见诸报端,让很多老年人在经济上和精神上受到打击,甚至付出了生命的代价。3月11日,在青岛的一处海滩上,有人发现一位老人躺在这里,已经身亡。从老人的遗物中,人们发现了一封遗书:“坑死我了,从去年4月至今,硬骗我买了6万余元的保健品,近4年我们花了近10万元……”从遗书上得知,老人之所以跳海自杀,跟购买保健品上当受骗有关。3月25日、26日,央视焦点访谈栏目连续两天播出相关话题节目,引发社会关注。是什么原因让老年人心甘情愿地将养老钱拿出来,换回一堆价格不菲、用处不大的保健品,怎样才能为老年人筑起一道防诈骗的“防火墙”,值得社会反思。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老年人开始注重养生保健,这对于老年人来说是件好事。但有些不良保健品商家正是摸准了老年朋友的这一需求,采取免费体验、听讲座发小礼品、上门走访嘘寒问暖、承诺外出旅游,花言巧语夸大保健品功效等手段吸引老年人购买。有的老年人甚至买保健品成瘾,难以自拔。很多老年人成为保健品骗局的受害者,并且维权难度大。在这些容易受骗的老人背后,并非都是不管不问的儿女。相反,很多做子女的都是作为老人的“第一道防线”,态度坚决地拦着父母买保健品。不过,在儿女眼里,父母却像着了魔一样,越劝越要买。为何会如此?一位花20万元买保健品的温老伯说:“因为寂寞,又有钱,买保健品希望有人多陪陪自己。”温老伯的话代表了一部分老年人的心声。空巢的孤寂使得他们甘愿“被骗”,因为只有推销员才肯花时间陪他们聊天。我们在痛恨骗子,惋惜老人受骗的同时,也应看到老人被骗的背后,“缺爱”是主要原因。
我们呼吁年轻人,不管自己多忙碌,一定要更加重视和关爱老年人的心理健康。老年人的生活充实,生活中有关爱,才能有利于老年朋友身体健康,让老人远离欺骗。
筑牢老年人防诈骗防线,还应当加大对电信诈骗、非法集资、保健品销售欺诈等案件的查处力度,建立相关部门联动机制、加强行业监管,不断改进反诈骗宣传方式等,有效减少此类案件对老年人的侵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