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指导
  • |
  • 中国成人教育协会主办

养老:武山县六大举措全力推进养老服务业创新发展

来源: 天水市民政局    发布时间:2017年07月14日

   近年来,武山县党委和政府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的决策部署,围绕“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为”的工作目标,把发展社会养老服务事业作为一项事关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民心工程、德政工程来抓,逐步建立起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服务为依托、机构养老为补充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

  一是全面落实优待政策。全面落实老年人服务各项优惠政策,积极做好经济困难老年人摸底工作,严格审核审批,为符合条件的260名经济困难老年人发放补贴26万元。进一步提高五保供养标准,集中供养对象供养标准由每年5998元提高到6418元,分散供养对象供养标准由每年4923元提高到现在的5253元。截至目前,2017年第一、二季度共为2062名特困供养人员发放补助金544.32万元,为68名特困老人发放临时生活救助金27.2万元。

  二是持续推进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加大资金投入力度,整合城镇和农村社区卫生、文化、家政等资源,持续推进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和农村互助老人幸福院建设,完善相应的配套设施,使之具备生活服务、文化娱乐、老年教育、保健康复等基本功能,为辖区老人提供就近、方便、快捷的日间照料服务。截至目前,全县已建成养老机构共190所,其中敬老院5所、五保家园52家、日间照料中心5所、农村互助老人幸福院128所。同时,建成老年活动室13个,全县10个社区和344个行政村均成立了老年人协会支持养老服务事业。

  三是大力推进居家养老服务新模式。根据国家发改委、民政部等十部委联合颁布《关于全面推进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的意见》,“以信息服务网络整合建设为依托,推进社区服务信息化”,建立社区“一键通”呼叫系统的要求。武山县借鉴先进地区经验和技术,以信息服务网络整合为依托,积极探索构建成符合国家养老服务标准的居家养老服务新模式,大力推进县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建设。积极争取省、市项目资金50万元,从硬件设施、软件系统、人员配备等方面加大投入力度。目前,县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已登记老年服务对象550余人,爱心加盟服务企业21家32个服务网点,以城区为中心,辐射城关、山丹等乡镇4个社区和10多个行政村,逐步开展试点服务。县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建成后将为老年人提供助餐、助洁、助急、助医等上门服务,提供有偿的紧急呼叫、家政预约、健康咨询、精神慰藉、物品代购、服务缴费等适合老年人的便捷服务项目。

  四是加快推进综合性养老院建设项目。武山县养老院是全县第一个有偿服务的养老机构,是集颐养、健身、休闲、娱乐和医疗保健为一体的公办公益性老年人养护中心。目前,养老院建设主要在完善设施、开发运营、机构宣传等三方面重点推进。县民政局积极宣传鼓励社会资金运营养老院政策,根据老年群体的健康状况、消费能力和服务需求,开展市场化管理。同时,探索建立养老机构医养结合机制。针对特定老年人群,在提供生活护理服务的同时,提供医疗诊治、大病康复、失能护理和临终关怀服务。目前,县养老院已完成了主体工程,正在进行室内装修及附属工程,预计年内将投入运营。

  五是招培并举打造养老服务专业队伍。通过政府购买人力资源的方式,大力在公办养老机构开发公益性岗位,切实提高养老护理员工资福利待遇,建立养老护理员特殊岗位补贴制度。引导养老机构科学设置专业技术岗位,重点培养和引进医生、护士、康复医师、康复治疗师、社会工作者等具有执业或职业资格的专业技术人员。加强养老服务管理人员培训,提升机构内的管理水平。鼓励养老机构之间的工作交流和沟通,定期召开交流会,互相学习,取长补短,提高养老机构整体行业应对困难、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是加大宣传积极营造养老氛围。进一步加大对养老事业的宣传力度,营造全社会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舆论氛围。一是充分利用报刊、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媒介,不断加强对人口老龄化及其影响的宣传,提高全社会对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严峻性、紧迫性的认识。二是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有益于身心健康的基层老年文化活动,寓教于乐,充分展示广大老年人与时俱进、乐观向上的精神风貌,不断提高广大老年人的思想文化素质。三是每逢“中秋”、“重阳”、“春节”等重大节日,全县各级、各部门都积极开展尊老敬老慰问活动,去年以来,累计看望慰问高龄老人200余人次,看望慰问特困供养老人340人次、发放衣物340多件,棉被340多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