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指导
  • |
  • 中国成人教育协会主办

健康:多管齐下帮助老人走出孤独

——“孤独流行病”危害比肥胖更严重

来源: 中国老年大学协会会刊    发布时间:2017年09月30日

  美国杨伯翰大学最新的研究报告显示,孤独和社交孤立能增加早逝风险,随着老龄化人口日益增加,孤独对公众健康的危害或许超过肥胖。事实上,世界上不少国家正面临“孤独流行病”。该大学心理学教授霍尔特—伦斯特德分析说,亲人离世、健康状况不佳、独居、生活习惯等都是让老年人感到孤独的原因。要让老年人远离孤独,需要自己、亲友和社会做出多方面的努力。

  自己改变

  坚强老人把家改成孩子乐园

  很多性格坚强的老年人,经常用各种妙招和努力,让自己远离孤独。美国明尼苏达州97岁的基斯·戴维德森与妻子相濡以沫65年,去年4月妻子因癌症去世。失去爱妻的基斯伤心欲绝,在接下来的日子里,老人住在没有了老伴的房子里,日夜都试图寻找妻子留下的点滴生活印记,很久都不能接受她已经逝去的事实。更让他难以忍受的是,独自一人时家里的冷清和寂静。老人不愿从此沮丧下去,他希望家里充满“人气”,生活中应该有欢声笑语。

  今年夏天,老人邀请住在周围的孩子们都来自家后院玩水和开生日派对,也邀请孩子们的家长一起来消暑,顺便保护孩子们的安全。老人的家里于是热闹了起来。基斯老人也不再每天独自面对冰冷的墙壁了。邻居们轮番给老人带来熟食和点心,感谢他向大家敞开后院。基斯老人现在成了社区里最和蔼的爷爷。

  科技上阵

  养老院引进机器人“陪聊”

  日本将最新研发的智能机器人用于陪伴老年人,让他们摆脱孤独,是一个相当有效的举措。今年2月,日本宫城县浦安养老院第一个“聘用”了智能机器人。这个机器人名叫Telenoid,身高50厘米,重2.7公斤,有模拟的手和脚,头部会转动,不过没有面部表情。它的摄像头和麦克风能记录人的特征,所以能远程模仿处在千里之外说话人的动作、语气和声音等。亲属与老人远程通话时,可通过面前的麦克风和摄像机捕捉自己的声音与表情,实时传输给Telenoid,这样一来,Telenoid就可以边“传话”边做出跟亲属们差不多的表情,让老人们觉得亲人就在身边。

  值班的护士表示,自从小机器人进了养老院,那里就多了欢声笑语,它能和老人进行完整的对话。比如它和一位80多岁的老人聊天时问:“老奶奶,你喜欢什么颜色啊?”老人想了想以后微笑着回答:“我喜欢樱花那样的粉红色。”

  养老院里的老人多数患有重度老年痴呆症,因为认知程度下降和亲人不在身边,孤独感难以表达,所以有些人异常沉默,有些人容易发怒,管理起来相当困难。小机器人来后有了很大变化。一位以前态度生硬的老奶奶在和机器人聊天后,不再动辄发脾气,说话也温柔多了。另一位丧子多年的老人,把机器人认作是自己的孩子,居然说着说着,流下了眼泪。

  交友计划

  爱心相伴是缓解“良药”

  英国老年人协会近些年发起了名为“交友计划”的公益活动,让工作人员用家访和电话聊天等方式与周围的老人成为朋友,帮助他们接触社会、摆脱孤独。住在伯明翰附近的约瑟夫老人92岁了,妻子去世后一直独居。当工作人员德莱克和他见面的时候,老人固执地表示他一点都不孤独,独自生活得很好。约瑟夫参加过二战和战后英国重建,异常艰苦的生涯使得他一辈子不愿示弱,但实际上,他的精神状态和身体情况都已出现压抑症状。于是,德莱克坚持每周两次上门为老人服务。他用诚意打动了老人,两人很快成了忘年交。约瑟夫开始走出家门,到植物园里转转,那里是他年轻时最喜欢去的地方。

  亲友投入

  进行多方面努力和尝试

  研究显示,60岁人口中43%的老人孤独感强烈,患心脏病、老年痴呆病的几率较高。美国退休协会建议,帮助改善老人的精神状态。

  让老人有事可做:不妨给老人找些事情做或饲养小宠物。有了喜爱的照顾对象,老人们会比整日闲坐更能心平气和。

  带老人去熟悉的地方:让老人到以前去过的地方走走看看。如果不能远行,就近带他们去博物馆、戏剧院,让他们看到或者听到熟悉的内容,也会获得极大的心理满足。

  鼓励老人学习新东西:让老人适当尝试以前没接触过的东西,也能忘却孤独。如果老人积极学习,还能开阔眼界,不被边缘化。